第(1/3)頁 李三娘是把露珠兒留給了李母的,然后和秋香并老十一塊兒坐著馬車,來到了離著吳家村約莫能有十幾里路的馬蹄河村。 馬蹄河村占了地利之便,是在官道一旁,并連接了附近五六個村子,還與京郊大營很是相近。 所以,馬蹄河村的生活水平是比吳家村好上不少的,比如,李三娘到了馬蹄河村的村頭就看到了一個不算小的茶寮子。 該是因著此處常有行人或是客商路過,所以這處茶寮子光是外頭就已是能有十幾張桌子那般多了。 說是茶寮子,倒是不僅僅就只賣茶茶。 李三娘的視力絕佳,站在外頭都能瞧見茶寮子里頭那墻上的掛牌兒,上頭不僅僅有茶,還有酒,并賣主食以及三五小菜和葷食,算是個條件簡陋的小酒樓了。 除了十幾張桌子之外,離著茶寮子不遠處還有一挺長的三面草棚,里頭已然停著兩輛驢車了。 李三娘看著茶寮子里的小伙計領著老十去停車,就和秋香兩人站在茶寮子門口等著他。 李三娘自然不是最早到的,當她站在茶寮子門口,往內張望而去的時候,就看到了茶寮子東側已經坐下了的畢瓊嵐。 雖然看著只畢瓊嵐一人在,但秋香拉了一下李三娘的胳膊,小聲在李三娘耳邊道:“三娘子,此處該是隱了不少人在茶寮后頭的。 呼吸聲不對,此處不像是在這兒看到的只有寥寥幾人的樣子。” 而等老十停過馬車走過來后,更是對著李三娘提醒道:“三娘子,草棚那里頭有馬蹄印記,并那喂牲口的食槽里頭有專門喂馬的豆料遺留。” “你估計曾經有多少馬匹在那棚子里頭住過?” 老十低頭沉聲:“十一二匹是有的。” 李三娘點點頭,表示自己知曉了,她拍了拍腰間的金針囊帶并袖中的她自己配的藥,一馬當先的領著秋香和老十進了茶寮子。 “畢奶奶,安好。” “李醫師來了,快請坐。 雖不是在長安城內,但此處茶寮子的粗瓷大碗兒茶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李三娘剛落座,茶寮后頭就有另一個伙計進來示意秋香和老十跟著她去一旁的桌子去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