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三娘指著其中一個小的布包說,“這上頭有袋子,到時你是系在后腰,或者背在胸后都行。” 李三娘翻開布包,一一拿出里頭自己準備的物什,“這上頭紙包上都寫了字,清熱解毒的藥丸、腹瀉不止的、退熱的、止血的,還有兩卷兒蒸煮晾曬過的布巾子。 這右邊的暗袋里頭,裝的是毒藥,解藥在紙包里頭,我都寫了字在上頭。” 最后,李三娘把那包大一些拿出來,“這里頭是更全一些的藥,二兄做主,給你拿了半根兒人參,”李三娘找到暗袋里的一個小木匣,拿出來給李大郎看。 “小姑,我帶這去作何? 若是真到了那等境地,哪里還來得及用?” 李三娘瞪了李大郎一眼,“怎的來不及? 若是真到那個時候,你直接生嚼了吃就是了,怎么的得拼一把的,家里這么老些人等著你回來,你作何敢放棄自己?” 李大郎聽了這話,就不干再說什么反駁的話了,低頭聽訓。 最后,李三娘拿出一個小瓷瓶來,“這里頭是我從不良人那里得來的酒精,于殺毒消菌上最為厲害,是金創傷上最好的良藥。 我估計到時肯定會給跟著去的瘍醫們預備上,但你一個新兵,又沒得什么職位,不一定能用上這等東西。 所以,這個你偷偷的留著,若是真的受傷了,你就自己先用這酒精擦擦消毒過后,再行上藥包扎。” 李大郎鼻頭發酸,心里感動的緊。 “這也就是血親了,知道我要上戰場,真的是什么都替我想在頭里了。” 李大郎吸吸鼻子,“哎,小姑我知曉了,會仔細藏著這東西的。” 又叮囑一些話,李三娘才讓李大郎帶著東西出屋。 假期第四天,李三娘早早起身兒,準備著去醫堂當值。 這坐著馬車往醫堂趕的路上,李三娘閉目養神的時候,就能聽到車窗外行人的說話聲兒。 集中精神聽了一會兒,發現都是在說過幾日,清明假期結束后,集中在京郊的要前往西突厥征戰的大軍啟程的事兒。 “唉,這戰爭不好,可唯有戰爭才能戰爭不再發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