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金銀鋪子里則是一個年歲不算大沒有蓄須的男子,不過,做生意的都會說話,這掌柜的說的天花亂墜,要不是囊中羞澀,李三娘恨不得給家里人每人來上一點兒配飾。 李三娘和李大嫂挑的眼花繚亂,最后才選定了自己覺得非常好看的花樣。 看著天色還早,李三娘提議去香桂記買些糕點糖果,一是給孩子們甜嘴,二是好留著萬一來客人可以待客來用。 好吧,其實是李三娘自己嘴饞,想看看有什么新品好買來吃。 香桂記真的是老字號了,李母說她小的時候第一次來長安她的阿耶就給她買了香桂記的糖果,那甜的滋味兒李母至今說起來也很是懷念。 一進門,就是一排高柜,得有五六個小伙計在忙著,取糕點的,稱糕點的,包裝的,算賬的,收錢的,一條完整的流水線,讓人不得不覺得,果然是老字號。 畢竟其他小買賣的鋪子,能有一兩個小伙計使喚已是不錯的了,好多小鋪子,掌柜的一個人既得招呼客人也得打包收錢,還得把客人送出門呢。 香桂記這里除了這些小伙計,靠邊上還擺著兩張小桌子,四個小凳子,有一個小伙計在一旁候著,桌子上擺有潔白的空瓷盤。 問了伙計才知道,原來這是給人品嘗糕點糖果的座位,有那帶了孩子不方便買貨的客人,便讓把孩子在這里一放,給上一塊兒麥芽糖吃,小伙計給看著,既能認真的挑選糕點糖果,也能放心孩子不會跑丟,實在是很貼心了。 不過,一般人也不好意思把孩子一放,就買上幾塊糕點,多是大戶家的娘子帶著一溜兒人來,能花上十幾兩幾十兩銀子的那種。 李三娘真是看花了眼,這糕點糖果的種類也太多了,常見的有棗花酥、紅豆糕、綠豆餅、桂花糕、杏仁糕等等,還有西市上胡商開的店里常賣的胡餅,其實就是爐子里烤的餅上加些白芝麻,分甜咸兩種。 糖果種類不算多,有麥芽糖、紅砂糖、飴糖,做成了各種樣子,這時還沒有白砂糖,要是李三娘能知道怎么把紅砂糖給提煉成白砂糖,估計能大賺一筆。 看到這兒,李三娘還真有這么個想法,以前看小說的時候,好像有這么個情節,貌似是用黃泥水就可以,以后有機會可以嘗試一下。 香桂記舍得下大本錢,李三娘和李二嫂在這兒挑選的時候,小伙計不僅跟著給你介紹,竟然還有樣品可以品嘗,雖然看著就知道是不貴的品種,但這也很不錯了,怪不得能開成老字號,這經商的手段一套套的。 姑嫂兩人正商量買些什么的時候,靠邊的小桌子那兒坐的中途進來的娘子帶的照顧小童兒的婆子突然尖聲驚叫起來,這婆子用手指伸進那小童兒的嘴里,好像要摳出來什么似的。 旁邊那應是小童兒的阿娘的娘子聽到這婆子的尖叫聲,趕忙跑過去,聽著是這小童吃了一塊兒婆子喂得糖塊,大概是含在嘴里化了一部分沒有嚼碎,直接滑進氣道了,把氣道堵住了。 急的這位娘子也在伸手想要把小童喉嚨里的糖塊摳出來,看著小童難受的樣子,急的不行,眼淚立馬就淌下來了。 站在一旁的伙計也被駭的不行,另外的小伙計趕緊去后院兒叫了掌柜的出來,掌柜的也不知如何是好,就在一旁說,趕緊送去最近的一條街的醫堂去看看啊,別等孩子憋過去了沒的救了。 李三娘在一旁看這個樣子,當機立斷過去對著這娘子說:“這位娘子,我懂些醫術,我看著你家小郎這是被糖塊卡住了氣道,再趕去醫堂不一定來得及,你讓我試一試,我有法子可弄出這糖塊。” 看著孩子憋紅的小臉,這位娘子使勁點頭表示同意,李三娘得了許可后就直接上了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