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突襲灤州-《大明:從遼東將門開始》
第(1/3)頁
崇禎三年正月,灤州。
明軍出師已有接近一月,后金軍駐扎在灤州的時間則更久。
去年十月皇太極破墻入關,到現在已經有了三個多月的時間,灤州也失陷了快兩個月,在這兩個月的時間,明軍在遵化附近大軍云集,一副要強攻遵化的架勢。
但是在灤州的這部分后金軍卻并未經歷過什么太大的陣仗,灤州位于永平府境內,想要到達灤州只有兩條路,一是明軍攻下遵化,從三屯營而來。
第二條路則是明軍南路有援軍,從天津北上直插灤州。
但以后金軍的情報而言,如今明軍大批聚集在遵化,沒有十萬也有七八萬人,如此多的野戰力量,灤州又不是什么要地,不可能再有什么腹地來的援軍來打灤州。
在灤州駐扎的后金軍實力不是很強,以皇太極親領的正白旗為主,人數不多,每天不是在城外的圍場行獵,就是在城內永平府各處走馬燒殺搶掠。
皇太極也知道灤州并非是什么要地,因此將此處搶掠來的人口和物資,都聚集在以北不遠的永平境內,等到出關的時候,再從永平運出關外。
當夜,灤州城內一片蕭條。
自從后金軍攻陷灤州以后,這里便被劫掠一空,管你是在京那些權貴大臣的莊園,還是灤州附近有錢富戶的府邸,或是普通百姓的雞鴨牛羊。
在后金軍眼里眾生平等,這些都是可以保證回去可以在建州過冬的物資。
由于關外缺人,后金軍更是恨不得連城內外的活人都是一掃而光,全部帶走!
自從進入畿輔以來,在附近甚至沒遇到過多少像樣的抵抗,紛至沓來的都是屈膝投降或是四散而逃,也就是皇太極的八旗主力,與遼軍在京師城下打了幾場硬仗。
這些駐扎在灤州城外的后金軍,都是皇太極的正白旗嫡系,本來就是當寶貝供著,皇太極想要維護大汗的地位,這些人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因此入關后,正白旗都是在大軍之后而走,充當在各處駐扎,搜刮物資和人口的角色。
即便是在永定門之戰,皇太極所率領的正白旗也是最后壓軸出場,見勢不妙還是八旗中第一個撤的,損失最小,獲利最多,因此引起阿敏和莽古爾泰等一些后金貝勒大臣的不滿。
這些,都是八旗內部也在明爭暗斗的體現。
如今的后金,皇太極剛繼承汗位不過兩年,多爾袞、多鐸、阿濟格三兄弟之中,只有多爾袞有一點戰功,在永定門一戰帶過正白旗一個牛錄的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里|
湖北省|
团风县|
澳门|
乌鲁木齐市|
金溪县|
英德市|
香格里拉县|
沙湾县|
合川市|
孙吴县|
宁蒗|
普格县|
胶南市|
恭城|
海丰县|
宁晋县|
宁强县|
永川市|
宣城市|
阿合奇县|
田林县|
灵石县|
京山县|
华容县|
贵南县|
逊克县|
江山市|
长泰县|
武鸣县|
亚东县|
南开区|
绥芬河市|
肇庆市|
肇源县|
沂水县|
汶川县|
鲁甸县|
宁强县|
湖北省|
通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