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杖責二十-《大明:從遼東將門開始》
第(1/3)頁
永定門外旌旗四集,人喊馬嘶。
自嘉靖年間俺答入寇以來,大明京師還從未聚集過如此眾多的朝廷大軍。
以滿桂為首的遼軍,就有三萬多人,遑論其余各率兵勤王的將帥了,加在一起,小有十萬之眾。
李順祖看著大營之中人喊馬嘶,穿著各種衣甲,旗號鮮明的各地大明軍隊來來往往,心中十分震撼。
這個時候的大明,還遠不到十五年后大廈將傾的地步。
至少從軍事角度來說,還有著相當數量可以為朝廷效命前驅的軍隊存在,一些名將猛將,也都還沒有謝幕。
這處中軍帳,要比遼軍議事的營帳寬闊了數倍,李順祖帶著喻寬和熊興虎等幾人,以神樞營將領的身份進來時,便已經有很多熟面孔在帳內等待。
“咚!”
“咚!”
“咚!”
等了沒多久,帳外驟然響起三通戰鼓。
三通鼓,乃是召集諸將升帳議論軍情的軍令。
延誤不到者,都要軍法從事。
下達這個軍令的,是新任的薊遼總督,孫承宗的舊部——馬世龍。
馬世龍是寧夏名將,受孫承宗提拔。
孫承宗第一次鎮守遼東時,他曾在孫承宗帳下屢建奇功,多次擊敗不可一世的后金軍隊,因此他的威望,不是前任薊遼總督劉策可以比的。
馬世龍一經上任,諸路勤王軍隊隨即在永定門集結完畢。
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如今集結在永定門外的,有以滿桂為首的遼東軍,以馬科為首的宣化軍,以劉澤清為首的山東軍,以王樸為首的大同軍,還有一些零零散散來自南直隸及全國各處的援軍。
在冊兵額,總計約有十萬之眾。
按照總理諸路勤王軍的新任督師孫承宗的檄令,他自己與從遼東折返的祖大壽部駐扎在山海關,關內外諸路援軍,都要聽從這位新任薊遼總督的節制。
三通鼓罷,各鎮總兵、參將、游擊、都司,一個個頂盔貫甲,已經一起站到了中軍帥帳之內聽從調遣。
“末將等拜見督憲!”
督憲,乃是軍中武將,對總督一級封疆大吏的尊稱。
此刻在帳內的,不乏王樸這種大同總兵級別的九邊大帥,就連上一任總督劉策,都不可能在調動如此多軍隊的情況下,受到這種尊稱。
要知道,劉策可是僅僅帶著幾千人馬,在遵化被奴騎擊敗后丟了官職。
而馬世龍甫一上任,便節制諸路勤王軍隊,三通鼓響,各地將帥無不到齊。
眾人整齊劃一的如此稱呼,更表示了馬世龍在軍中威望絕非上一任薊遼總督劉策之輩所能及。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集安市|
石棉县|
涡阳县|
本溪|
萝北县|
象州县|
阳山县|
定边县|
威信县|
松江区|
河池市|
于田县|
韩城市|
揭阳市|
蓝山县|
图木舒克市|
巩留县|
龙陵县|
临朐县|
肥东县|
万州区|
盖州市|
靖西县|
龙陵县|
元谋县|
江达县|
宜良县|
甘谷县|
绥江县|
汨罗市|
广安市|
晋江市|
普陀区|
琼中|
永清县|
贡觉县|
鄢陵县|
安平县|
获嘉县|
扬中市|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