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你們以為咱家是傻子不成?” 一直默默無言的李鳳翔卻是突然冷笑一聲,將手中茶盞重重放在桌案上,起身便要離開。 “陛下雖在宮中,不知戰事真實情況,可那車天翔乃是第一秉筆王承恩的門徒出身,那王承恩在信王府便是總管,豈是好相與的?” 李鳳翔一番向背,不知真假。 如今已經和盤托出,三人自是也怕這死太監突然不干,于是交換了個眼色,由恭順侯吳惟英上前拉住他,打算把話往更挑明了說。 “公公留步!” “京城戒嚴數月,內外消息不通已是實情,陛下久居深宮,又如何知道外面的情況?還不是全聽我等如何奏明......” 李鳳翔一臉慍怒,但卻被穩穩的拉住了。 吳惟英根本沒用力氣,當下也是知道李鳳翔的心思,在心下暗罵真是個無利不起早的死太監,但面上卻是笑得更深,躬著身壓低了聲音繼續說。 “公公只需在明日陛下面召滿桂時奏明,德勝門外的奴兵雖然不如永定門多,但也有數萬之眾,而候世祿的宣化軍兵少將微,我京營下城助戰,拼死守住了德勝門,與奴兵死戰互有勝負。” “至于永定門,這毋需公公插手,我等自會向陛下明言。” “廣渠門外的奴兵比德勝門外稍多,滿桂有四萬遼軍,再加上馬科、王樸、劉澤清三路最先趕到的援軍,合圍取勝自然不在話下。” “這兩相對比,京營的戰績便不再那么扎眼,我等不僅沒有罪過,算起來還有抵抗守城,在側翼援助遼軍的功勞,至于城頭發炮數日,這也可以如此去說。” “大不了,我吩咐下去,叫德勝門連夜割一些難民的人頭充作軍功,陛下是不會真到戎政府來看人頭的,是不是東奴首級,還不是我等一張嘴,說多少是多少?” “這...”李鳳翔一聽這里沒自己什么事,才是停住腳步,卻又望向一旁的孫廷勛,問道:“那應城伯在廣渠門發炮攻打遼軍和難民的事,又如何向陛下解釋?” 孫廷勛對這件事根本沒放在心上,聞言哈哈大笑一聲。 “公公放心,這件事早有計較了,更不需要您說什么。” “我等只說敵軍勢大,京師九門都有敵軍虛兵,但他遼軍在盧溝橋駐軍,遲遲不肯出兵與東奴決戰,我京營不知奴騎虛實,這才發炮助戰守城。” “雖說殺傷諸多奴騎,卻難免誤傷許多遼軍弟兄和難民,陛下是不會深究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