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滾滾硝煙自永定門而起,掩蓋了曠野中彌漫的血霧。 城頭,上千門各式火炮不停吞吐著火舌,發射出成千上萬的霰彈,霰彈在空中爆開,形成的火焰與黑色彈丸連接著天空,鋪天蓋地的向后金軍揮灑而去! 后金軍一直都在遼東作戰,之前他們進攻過最大的城鎮不過是遼鎮的首府沈陽,而京師之堅又豈止數倍于沈陽,他們何曾見識過這等場面? 眼前是兩個國家最為強大的鐵軍,八旗與遼軍,他們都曾擁有常勝不敗的煌煌戰績,所組成的近十萬戰兵,亦都是有著慷慨赴死膽識的猛士。 但不懼死不等于去毫無意義的送死,在一浪接著一浪的火炮聲中,第一次見識到大明帝國火器威力的建州女真人們,徹底崩潰了。 慘叫聲開始在后金軍中蔓延,恐慌的情緒每時每刻都在高漲。 再是厚重的鐵甲馬鎧,在火炮面前都如同一張薄紙,再是蠻壯的建州勇士,火炮落地也會化作一地血水。 尤其是永定門城門那上百門號稱世界上最強威力的紅夷巨炮,一輪毫無保留的齊射下來,那威力簡直是毀天滅地。 皇太極在山頂緩緩落下的御帳,是壓垮他們的最后一根稻草。 盧溝橋后,遼軍的軍旗搖動。 遼軍借城頭突如其來的火炮之勢,吶喊著開始了漫山遍野的反擊沖鋒! “殺奴!” 身為主將的滿桂身披鐵甲,手持鋼刀,第一個沖在最前方。 大將尚且如此,部勇豈不用命? 這是一直以來的遼軍傳統,自李氏而起。 當年李成梁組建遼東鐵騎,率領李氏諸子每戰必先,因此遼東鐵騎個個奮勇當先,后來繼任遼東總兵的李如松,在抗倭援朝戰役中亦是如此。 戰必登先,幾乎成了遼軍將領的人生信條,這也是為什么白日一戰中,遼軍的將領陣亡如此之多,因為他們多是壓陣在前,領隊沖鋒! 滿桂身后一眾遼軍健兒,追隨他瘋狂的踏過盧溝橋,個個眼中都是凜冽的殺氣。 女真騎兵們只是恐懼火器之威,對遼軍卻并不害怕。 為掩護步兵整軍撤退,他們也都是紛紛帶著決死之心轉身回進,與遼軍廝殺在一起。 “保護汗王撤退!” “我建州勇士不懼明人,汗王會為我們報仇!” “大金萬歲!天聰汗萬歲!!” 雙方撞擊到一起,一個帶著家國之恨,一個帶著滿腔熱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