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有乃祖風-《大明:從遼東將門開始》
第(1/3)頁
這是明末,不是現代。
古人十分注重誓言,以先祖之名,更是一個非常莊重的誓言。
將門子弟皆以身份為榮,其中稍有進取心者,便要立志恢復先祖榮耀,輕易不會以先祖為誓。
尤其當這個先祖還是赫赫有名的寧遠伯李成梁、李如松父子時,更使得這個誓言變得有說服力。
此言一出,軍營隨即大嘩。
只不過這個“嘩”不再是嘩變的,而是嘩然的嘩。
一字之差,謬以千里。
關寧軍兵們互相討論、爭辯。
其實真正說起來,李家衰落也沒幾年。
李如松三十年前戰死遼東不假,但作為李順祖的曾祖父,李成梁活的那叫一個長。
算到現在,他也就才死了十四年,再加把勁,他能從明朝中期活到明末。
那一代的許多老兵都是這些關寧軍的父祖兄長,甚至有些身體硬朗的還活著。
遼東李氏的分布很廣,除了李成梁的直系老長房外,還有老二房到老五房,但這些李氏子弟的血緣關系其實和李成梁很淡,都屬于遠親。
隨著李成梁功成名就,老二房到老五房這些沾親帶故的,在遼東也都慢慢混起來了。
但李氏子弟雖多,真正在遼東鐵騎舊部中存有威望的,只有李成梁的直系,也就是李如松-李世忠-李順祖這一支。
李成梁前后鎮遼三十余載,以厚賞部屬、結納姻親廣受朝堂言官詬病,但也正因如此,使得李氏親朋故舊遍布九邊,往昔的崢嶸歲月與鐵馬兵戈依稀在目。
軍兵們雖然尊重遼東李家的威望,卻也并不都是憨傻之輩,他們并不會被一句誓言搪塞過去。
很快,有人提出了最為眾人關注的質疑。
“誓言又不能換來飯吃,到時候你拍拍屁股走了,爺們不還是要在這等死?”
“李指揮住的是深宅大院,吃的是雞鴨魚肉,豈能知道弟兄們如今過的都是什么日子!”
說出那番話的時候,李順祖自然沒有僅憑一句話就平定局勢的打算。
聽到質疑,李順祖的神情并沒有絲毫動容,顯得極為冷靜。
打蛇打七寸,平定兵變自然就要從根本下手。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關寧軍在城下的物資供給不足問題,方才那些關寧兵的叫喊聲中,李順祖也聽到了一些端倪。
關寧兵們怨言頗重的,便是彰義門的京營提督克扣物資一事。
也正因為彰義門京營提督克扣了物資,導致許多本不該不治的傷員,不幸死在了京城腳下。
以后世李順祖曾在政府部門任職的經歷來看,這件事想要迅速解決,唯一的辦法是就此打住,涉及面越窄越好。
整個物資問題,最好全都推到這個彰義門京營提督身上。
如果再往上牽扯,事情可能就不會那么簡單的解決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保市|
汕头市|
南漳县|
SHOW|
克拉玛依市|
苏州市|
德化县|
贵阳市|
泌阳县|
石林|
海丰县|
长兴县|
泾川县|
梅河口市|
武功县|
西平县|
吴桥县|
郸城县|
正蓝旗|
永州市|
涞源县|
罗源县|
武冈市|
收藏|
长沙县|
德昌县|
辛集市|
启东市|
长兴县|
兴城市|
睢宁县|
罗山县|
栖霞市|
鄢陵县|
神农架林区|
龙里县|
新营市|
长顺县|
阳谷县|
长乐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