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伴隨著急促的馬蹄聲,震耳欲聾的呼喊殺戮之聲傳來,霍去病和洛無疾兩人騎著的就是寶馬,幾乎是一馬當先,親衛和敢戰士們護衛在兩側,宛如離弦之箭一般。 右谷蠡王亡魂皆冒,大駭道:“這群漢軍是從哪里冒出來的?迎敵!” 但是根本沒用,在這個通訊基本靠吼的時代,人多自亂實在是太常見了,尤其是匈奴的紀律性本就比較差,面對從側翼突然沖出的洛無疾和霍去病,匈奴軍隊本能的迎敵,然后被一波箭雨射的連忙掩面低頭。 人一過萬,接天連片,更不要說匈奴人的行軍是狹長型的,更是綿延了極遠的長度,而且草原上和平原不同。 平原是平坦的,數十上百米乃至于更遠,都能夠清清楚楚的看到。 草原不是平坦的,而是連綿不斷起伏的,這種起伏或許坡度很緩,但是數十米或者上百米之后,數米的落差還是有的,遠遠超過了一個人或者馬的身高。 這就造成了一個非常可怕的事情,行軍的士卒實際上是見不到遠處的人的,他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只能夠聽到激烈的呼喊之聲和廝殺的聲音。 洛無疾和霍去病兩人從兩側分別沖出,雖然士卒數量只是匈奴人的三分之一,但是在正面交戰的絕對數量上卻是碾壓級別的。 這世上并不存在什么以弱勝強的戰爭,勝利就是以強制弱,就像是最著名的淝水之戰,前秦數十萬的大軍表面上極強,但是同時加持了內部不穩和苻堅指揮兩個負面增益,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就是萬眾一心守土的東晉更強。 雙方的廟算就是為了讓自己在戰爭之中處于強勢的地位,比如現在的洛無疾和霍去病就占盡了優勢,匈奴人的軍隊根本就不能阻擋,匈奴貴族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一旦發現打不過,就會果斷溜走,右谷蠡王在短短的時間之中就斷定根本就擋不住這一波漢軍,而且他猜到了這一波漢軍一定就是之前擊敗白羊王的那一波。 幾乎沒有做任何的抵抗,右谷蠡王直接就帶著自己的王庭金衛離開了這里,為了讓其他人掩護,他甚至沒有通知撤退,這是明顯的讓其他人送死,能多拖延一會兒是一會兒。 右谷蠡王自然是心痛這么多牧民和奴隸死在這里,這都是他的私人財產啊,但如果不跑,他自己都要死在這里。 洛無疾望見之后,和霍去病對視一眼道:“右谷蠡王跑太快,追不上了,擊潰這支匈奴軍隊!” 霍去病同樣明白那個匈奴王跑的太果斷,面前這么多人,根本就追不上,不過右谷蠡王一跑,匈奴就徹底的群龍無首,然后霍去病和洛無疾讓軍隊之中的匈奴人大聲喊道:“右谷蠡王跑了,右谷蠡王跑了!” 正在和漢軍激戰的匈奴人一看右谷蠡王所在的位置,結果真的不見了,只剩下滾滾的遠去的煙塵,瞬間抵抗之心就消失了一干二凈。 匈奴這種部落國家,除了和王庭關系比較近的牧民之外,大多數的匈奴人就就像是半奴隸一樣,你指望這樣的人去熱愛匈奴,愿意主動的去效死,那真的是想太多,不要說匈奴,就算是華夷之辯已經數千年的明朝,直到剃發令之前,底層百姓的反抗也并不激烈。 清軍不入關被那些地主老財和文人士紳壓迫,交那么多的苛捐雜稅,活都活不下去,清軍入了關,雖然還是活不下去,但起碼那些狗日的地主老財和很多的文人士紳同樣死在了清軍的刀下,這就足以令百姓欣慰。 匈奴人沒了斗志,但是漢軍的斗志卻很足,霍去病立刻說道:“無疾兄,這是匈奴人的精銳,大好的機會!” 洛無疾立刻就明白了霍去病的意思,這些匈奴人的披甲率明顯比白羊王的軍隊高,而且戰馬的配備也多,這是右谷蠡王帶著前往支援的軍隊,臨時征召的牧民比例比較低,這樣的精銳現在卻混亂成這個樣子,簡直就是待宰的牛羊。 洛無疾立刻高高舉起馬槊大吼道:“殺!” 兩人根本不用交流就知道這場戰斗不可能有俘虜,畢竟之后還要奔襲數百里,不可能帶著匈奴俘虜那種定時炸彈。 古代戰爭之中,有完整陣型的軍隊打亂軍,只能用亂殺這個詞來形容,亂軍是只顧著逃走,根本就沒有反抗之心的,兩個校尉部的士卒成雁形直接層層刮人。 戰斗結束的很快,一半的匈奴人都向著來時的方向逃走,試圖向東方逃走的則全部被追上殺死,地上的尸體極多,基本上每一個人分一個耳朵還有剩余。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