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一場盛大的儀式之后徹底建成,劉恒在學宮之中置十三經博士,以十三經作為官方經學,基本上囊括了儒道墨法四大家的經典。 不過得益于儒家善于培養弟子,十三經中有七部都是儒門典籍,最弱的是墨家,是唯一一個只有一個派系的,墨家的巨子還在昭城,墨家的精粹則在洛氏,已經融為一體,來到長安的只是大貓小貓兩三只,更像是一個伸過來的觸手。 【漢太學建立,您得到了2000氣運點。】 沉睡中的姬昭并不知道突然傳來了這么一條消息,洛明公真不愧是天命之子,直到現在薨逝都不知道多少年了,還能給姬昭提供一筆氣運點。 太上學宮。 這是學宮建立以來的第一次集會。 洛景作為祭酒坐在大殿上首,兩側的最前面全部都是須發皆白的學者,一共十三位,都是派系的帶頭大佬,德高望重的學者,如今的太學博士。 在這些人身后,還有一些比較蒼老的面孔,都是名動天下的大儒、墨者等等,這些老家伙來到長安是擔心發生辯經,年輕人處理不了,丟了整個儒門和學派的臉面。 再往后才是那些比較年輕的弟子,看起來非常的儒雅隨和,有一些人則比較孔武有力,不過隨身的刀劍都已經被收繳了,防止辯經上頭,直接拔劍砍人。 墨家倒也罷了,本來就是游俠作風,一向有仗劍走天涯的傳統,韓非很早就說過俠以武犯禁,這個俠就是墨家。 孟氏儒也是一言不合就拔劍,誅殺獨夫民賊喊的多了,看誰都像奸佞,過去這些年死在武斗上的,比觸怒上官而死的還多。記住網址m.97xiaoshuo.net 如今這么多學派一起坐在殿中,這幅場景有十幾年未曾見過了。 從秦朝滅亡開始,上一次還是洛辰召見百家之人,再上一次是洛陵召見,每一次都是洛氏召集,這還是第一次朝廷集合這么多人,結果一看上首,那道圣痕是真的刺眼。 洛景朗聲道:“想必在座的諸位都認識吾。” 洛文王的兒子,昭城之外唯一的洛氏子,誰能不認識呢? 洛景向著皇宮的方向抱拳道:“承蒙皇帝陛下看重,使我擔任太上學宮祭酒,肩負為大漢育才的重任。 我雖有才名,但到底是年紀尚淺,接到這個重任,只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只覺憂慮。 諸位都是天下知名的博學之人,所以才能夠來到這里。 太學之重,重若泰山。 陛下報之以萬分關注,諸位務必要重視諸家弟子的風氣,日后天下俊彥來此,若是沒有竹蘭芷草之香,那便不美。 往后太學之中的風氣,還需要諸位以身作則才行。” 孟氏大儒明成公聞言當即道:“君侯還請安心,孟氏弟子一向修心養性,踐行仁義大道,絕對不會使您為難,您倒是要小心某些人了。 當年有人的老師在秦朝之時,和暴秦狼狽為奸,甚至參與了殺死同門大儒的丑事,這樣的小人,混入我等君子之中,定然是。” 說著不經意之間瞥了其他儒家派系一眼,尤其是和孟儒有矛盾的那幾家儒門派系。 反而是一向和儒家有矛盾的墨家他沒看,主要是他不把墨家那兩三只大貓小貓放在眼里。 洛墨才是墨,其他的是什么?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