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雉的攝政對朝情局勢的影響是巨大的,一個國家最忌諱的就是有兩個政治中心。 之前劉盈在長樂宮繼位皇帝,但是卻令出皇太后的未央宮,群臣不知道到底誰才是帝國的主人,形勢就不免繁雜起來,無數的邪情就會在其中滋生。 隨著呂雉正位攝政太后,整個天下的局勢就明朗起來,帝國的主人就是太后,萬事向太后匯報即可,皇帝年幼,還需要繼續學習如何治國理政,識人用人。 未央宮。 不僅僅是洛新在這里,蕭何、張良等一干重臣都聚集在這里,要商量太后攝政之后的國家戰略方向。 蕭何這種老狐貍,隨著年歲見長,對時事發表的意見就漸漸少了,能不得罪人就不得罪人。 之前和洛亦一起擔任宰相,他就不爭不搶,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 現在呂后親近東阿侯,之所以自己還能擔任丞相,是因為威望高,年紀大而已,就是給洛新壓陣的,蕭何就更是擺正了自己的位置。 張良見識過洛陵這個在智慧層面基本上全面壓制自己的絕世人物之后,對于政治上的很多事情就不再上心,將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修仙上,對他來說,只要能保住家族的富貴即可。 群臣在場,呂雉自然不可能再坐到洛新身邊,她坐在最上首,劉盈坐在她的身邊,小臉有些蒼白,當年他還是個襁褓中的嬰幼兒的時候,就經歷了太多的顛簸,這導致他身體有些虛弱,但還好不是病秧子。 不過洛新未雨綢繆,雖然劉盈還小,但他已經開始給劉盈關注皇后人選了,等到劉盈加冠之后,就開始給他婚配,早點生孩子,安定呂雉的心。 呂雉開口道:“眾卿,先帝賓天,去向素王闡述功過,那不是我們所能夠觸及的,但是人間的事跡卻需要宣揚,自古明君賢臣都想要名留青史,可見生前身后名的重要。 先帝有大功德,該要如何褒揚呢?留侯,您的智慧高絕,昭公也曾經稱贊您漢臣無二,您先來說說吧。” 張良被點名,稍加思索便道:“不若向各郡國下令,以先帝事跡作詩歌楚辭,歌以詠之,想必可以宣揚先帝的事跡了。” 這倒也是個辦法,而且能夠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想出這種不論是士人還是庶民都能夠接受的方法,已經很是不凡了。 呂雉又望向洛新,柔聲問道:“東阿侯可有什么想法嗎?” “留侯的想法就很好,可以在黎民百姓之中傳播先帝的仁德。” 先是肯定了張良的想法,然后緊接著就說道:“先帝在時,封大兄為昭公,并且把昭字避諱,甚至就連謚號也避諱,諸如秦昭襄王,燕昭王等,都在典籍之中改為了成,稱秦成襄王,燕成王等。 謚號是極重的東西,這是先帝所認可的。 邦周時,天子崩,諸侯薨后,都有謚號評判一生功過是非。 等到了始皇帝時,他認為這是臣子非議君主,兒子非議父親,于是廢除了謚號,這是何等的荒謬啊。 難道沒有了謚號,他就不被稱作獨夫了嗎? 難道沒有了謚號,他就不被稱作暴君了嗎? 邦周經歷了一千年,但凡是經過諸侯反復確認的謚號,從來沒有出過問題。 厲王幾乎覆滅了邦周社稷,于是他得到了厲的謚號。 這難道是文公乃至于諸多大臣對他不滿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