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千百年后,就算是子嗣斷絕,依舊有香火在人間永存,這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可是很重要的。 洛陵明白劉邦給自己這個活著的人冊封神位,自然是為了讓自己安安穩穩的待在昭城。 但是這世上任何事情都會對未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給活人因為功勞冊封神位不是一件小事。 這會對未來造成什么影響呢? 會不會現在這件事往后就會成為一種潛規則。 以后那些封無可封,賞無可賞的人,都會被冊封一個神位,然后離開人間呢? 諸子圣殿之外,難不成還要再開一座宗廟,專門用來供奉那些做出過重大貢獻的文臣武將嗎? 萬神殿?萬神宮? 圣陵? 還是按照天子廟來修建,文廟還是武廟? 洛陵暫時按下心中這些雜亂的思緒,先是行禮感謝劉邦,然后轉而說道:“天子,陵有一事相求。” 對劉邦來說,現在的洛陵說什么都行,只要別再出現在世間就可以,于是連忙說道:“昭公您請說。” 洛陵于是說道:“天子,自古以來,天子居于天下的正中,然后諸侯作為藩籬拱衛天子,三代莫不如此,您知道這是為何嗎?” 劉邦有些摸不著頭腦,還以為是洛陵對他削減異姓王感到不滿,訥訥不言,洛亦當然知道不是這樣,于是說道:“還請昭公您為陛下解惑。” 洛陵說道:“天子,若是現在瓊州屬于大漢的土地,瓊州有叛亂,您要從哪里調兵,您要多久才能到達呢?” 劉邦聞言已經有了一些眉目,心中放松,思索一下道:“若是楚國不能平定,那最好的自然是從關中調兵,若是從楚國進攻,恐怕要半年,若是從關中出發,恐怕要一年才能進入瓊州了。” 說到這里,劉邦這種聰明人,已經知道洛陵要說什么了,太遠了! 洛陵嘆息道:“天子居于天下的正中,正是因為天子只能控制那一部分,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修建通行全國的直道。 這正是陵所嘆息始皇帝的地方,他是有才能的,秦王朝所修建的直道是必要的。 但他最大的錯就是,不該在短短數年之內抽調天下之人去修建。 若是將那些工程分成數十年來修建,難道秦王朝會短短十幾年就滅亡嗎?” 劉邦問道:“昭公,即便是修建了直道,但是瓊州之偏遠,實在是天涯海角了,若有叛亂,每每調兵,所費巨大啊。” 劉邦不是那種好大喜功的皇帝,他一向都非常的實用,沒好處的事情他是不會為了一點面子就去做的。 洛陵笑道:“這正是陵要說的,一千年之前,素王率軍東征,那時的諸夏到處都是森林湖泊,道路崎嶇難行,哪里像是現在這樣有四通八達的道路呢? 就在這樣的環境之中,素王一路將蠻夷驅趕進山間,到了東方的盡頭,素王就感慨道:‘等到我薨逝了,恐怕就再也沒有人能率兵來到這么遠了’,應當在這里設置諸侯,由諸侯為天子抵御蠻夷。 于是諸侯就地建國,征討蠻夷所需,皆從本地所出,天子坐于鎬京,垂拱而天下治。 現在您定都關中,實際上山東很多的土地已經可以直轄,這是您所知曉的。 但是您想沒想過更向南的地區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