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匈奴一直以來就是中原的敵人,但是洛氏已經很多年不關注這些胡人了,因為諸夏太過昌盛,完全沒把他們放在眼里。 秦趙燕這些邊境的國家都曾經擊敗匈奴,很多名將都是從打匈奴開始的。 之前都是分裂狀態,現在陡然統一,實在是讓劉邦又驚又怒。 單純的胡人一統自然不會讓洛氏動容,即便是一統,最多不過是百萬生民而已,拿什么和千萬人口級別的諸夏打? 真正讓洛氏很糾結的一點在于,重新開始了解胡人之后,洛陵發現很多胡人可能是假胡人。 這些年洛陵一直在摸排匈奴的情況,然后就發現草原上的諸夏之民實在是不少,或許現在應該叫做漢人。 從秦末開始,就有大量的長城以內的民眾投奔匈奴,即便是在漢王朝建立之后,這種現象還是存在。 而且所謂的胡人之中,本來就有很多是中原的失敗者逃到了草原,其中甚至還有戰國時期失敗的姬姜后裔,這些人為胡人帶去了一些技術和文化。 對于夏夷之別,素王早就說過,信奉周禮的是夏,不信奉周禮的是夷,這就叫入夏則夏,入夷則夷。 但是素王對這番話是有注釋的,之所以將禮作為區別夏夷的標志,是因為中原的蠻夷從長相上和諸夏沒有什么差距。 尤其是姬姜本就有可能出自西戎,商人則出自東夷,所以消滅頑固分子之后,稍微通婚,推行禮制,很快就能融合到一起。 邦周時期,北方狄人從長相上就和諸夏的區別很大,在諸夏看來就像是鬼一樣,所以打起來根本沒有負擔。 但是現在洛陵發現,北方胡人可能在一次次的天災之中損失慘重,現在很多胡人長相上和中原人差不多,一看就是混過血,甚至本來就是中原人。 洛陵認為這是恥辱。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諸夏之所以能傲然蔑視蠻夷,就是因為這世上只有諸夏才有文明。 這世上雖然有少數腦子愚蠢到極點、不知廉恥的人,但大多人都只是趨利避害的普通人。 現在有這么多人選擇投奔匈奴,豈不是說蠻夷竟然勝過華夏! 這是洛氏所不能容忍的,若是連蠻夷都勝不過,還談什么其他。 劉邦聽到天命垂佑臉色愈發的深沉:“素王說,上天只會垂佑諸夏的君王,倘若有一天垂佑蠻夷,那就是諸夏的君主實在是太過失德了。 難道朕是失德的君主嗎? 朕不相信,匈奴一統又如何,朕要用手中的刀劍看看他們的弓箭鋒不鋒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