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洛亦走出賬外,微微嘆了口氣,爭奪天下的過程,最關鍵的就是一次次的選擇,總是能夠選對的那個人就能夠得到天下。 很多選擇是沒有高低上下的,只有等結果出來才知道對不對,就像現在的劉邦一樣,撤退的確是很穩妥,至少保住漢軍一點問題都沒有。 但劉邦選擇了和項羽大戰,若是勝了,他自然就是天命之子,史書上會記載他關鍵時刻頂住壓力,放命一搏,最終得到了天下。 無數人會從結果反推劉邦的種種英明布置,證明這場戰爭勝利的必然性。 項羽就會成為一個自不量力的反面人物,若是劉邦再嘲諷幾句志大才疏,色厲內荏,就能把項羽定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但只有洛亦這些當事人才明白,戰爭從來不是紙面上的數據羅列,意外實在是太多了。 若是劉邦占據優勢還敗了,他自己就會成為歷史上驕傲自大,稍有勝利就沾沾自喜的典型。 “大王啊,希望你的選擇是對的。” 洛亦心中暗自想著,然后再次到了韓信營中,洛采見到洛亦臉色,便說道:“兄長。 看來漢王是沒有同意您的建議了,倒也正常,漢王本就是個有志氣的人。 這一路又過于順遂,滋生了驕縱之氣,他一定是想要一鼓作氣問鼎天子的寶座了。 但采從未聽說過有人驕縱之氣橫生,又不做萬全的準備而能勝利的,恐怕漢王要敗了。” 洛亦贊同道:“若是漢王有子穆統兵之能,我就不擔心了,但是如今的聯軍局勢之紛亂,實在是超出了我們的掌控。 俗話說,未慮勝,先慮敗,若是敗了該怎么辦?” 韓信聞言立刻道:“若是敗了,第一要務就是盡可能的保住信手中的軍隊,只要還有這些士兵在,就能快速的收攏潰卒。 至于大王的安危,就要兄長您多操心,現在所能做的也就是這樣。” …… 卻說洛新將呂雉送到劉邦軍中,然后就晝夜兼程直奔昭城而去。 隨著時間的推移,昭城再次變得熱鬧起來,在這座城池之中居住著近萬的公族。 隨著邦周毀滅,宗法分封的崩潰,已經快要完成的姓氏合流。 洛氏同樣不再執行嚴格的庶子改氏、三代改氏、女子冠姓等規定。 但是嫡系子弟依舊需要翼護,之前是公族在翼護公室,現在需要非嫡系翼護嫡系,那么之前那種動輒改氏的方法就行不通了。 這些公族是洛陵從眾多的公族之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基本上都是數代以內的近支,而且曾經為公室立下功勛。 洛陵準備推算一個吉利的時間,舉行一場盛大的祭祀素王的儀式,向天下宣告這個消息。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