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洛亦在大河之畔一言風雨大敗秦兵之后,就率領著潰兵邊走邊整理。 這支軍隊里能稱得上精銳的不過兩三千人,而且身上的甲胄在逃命的時候都丟下了。 雖然在大河邊大敗秦人,但是風雨過后,那些甲胄森寒,不易攜帶,大軍僅僅帶了輕便的武器就趕緊離開。 洛亦正判斷著軍隊行進的方向,他的計劃是先趕往鄭地和陳地,那里暫時不屬于秦朝的勢力范圍,義軍能在那里得到糧草的補充。 “公子,有斥候來報,說在前面見到一支萬人的軍隊,秩序井然,沒有打暴秦的旗號,看著是山東豪杰率領的義軍。” 目前天下之中,除了關中的八百里秦川還沒有出現公然造反的,山東廣袤的土地上,幾乎每一個郡都有豪杰造反,而且旗號直接就是“伐無道,誅暴秦”,沒有絲毫的遮掩。 即便在后世,這種從貴族到黔首,天下皆反的情況也是幾乎見不到的,不得人心到了這樣的地步,也算是一副奇景。 上萬人的軍隊倒不是關鍵,但是斥候說秩序井然,這就說明這支義軍不是隨隨便便乘亂而起的,至少領兵的人有不俗的能力。 兩支軍隊相隔不遠停下,洛亦派人出奔,得知對面果然是義軍,為首之人名曰劉邦,親熟都稱呼他為劉季,他聚眾起義,承蒙兄弟推舉,號為沛公,一路收攏逃難的黔首黎民,有了萬人之多,軍中還有不少的猛將,于是想要見一見,若是合適,就直接一起,之后和天下義軍聚首。 使者便直接抱拳道:“見過沛公,我等乃是陳王舊軍,承蒙洛公子亦搭救,現在歸在公子亦麾下。” 洛公子亦?記住網址m.97xiaoshuo.net 由于比較特殊的原因,在過去的千年之中,天下氏洛的人就那么幾十個,貴族們改氏的時候都會避開洛的字眼。 劉邦神色一振,連忙問道:“可是洛氏嫡系,在大河之邊一言風雨退卻秦軍的那位公子。” 使者滿臉自豪道:“正是素王血裔,有圣痕在身的嫡系公子。” 劉邦聞言很是欣喜,連聲問道:“我等可以前往拜見嗎?” 使者得了洛亦的命令,自然可以,劉邦于是對左右說道:“諸位兄弟,我等快些前往拜見,這可是洛氏嫡系,常人一生都不曾見。” 眾人紛紛意動,蕭何同樣欣喜道:“我們以素王之名起事,不經過洛氏,總算是名不正,現在正好遇到洛氏嫡系,可以為天下義軍指明前路了,而且和洛氏一起,總不擔心隨時會覆亡。” 從兩人的言論之中,很明顯能看出,現在的劉邦和蕭何明顯還處于起義的第一階段——隨波逐流。 這世上沒有任何的起義軍,從一開始就有極為明確的目標,要掀翻皇帝自己當皇帝,都是隨著實力的增長,突然發現自己貌似有問鼎天下的能力,于是野心就會急劇膨脹。 劉邦見到洛亦的第一眼,就被形貌昳麗的洛亦震住了,尤其是眉心的圣痕讓他有種莫名的感覺。 他這個人一向有些異于常人,昔年還僅僅只是一個亭長的時候,見到始皇帝的車架,能夠說出,大丈夫當如是也。 或許是吹牛,但至少劉邦敢想敢做。 現在見到洛亦,他向著蕭何感慨道:“我劉季出身寒微,若是能為盈兒求娶一個洛氏女,搭上這千年貴族,就算是大丈夫了,若是能再得到些許書籍,劉氏說不得也能顯貴,或許那天子氣還真的落在我的頭上也說不定。” 說著直接自己都哈哈大笑起來,覺得很是有趣。 娶洛氏女至今為止沒有固定的條件,劉邦所說的求娶自然不是兩情相悅,而是政治聯姻,能讓洛氏答應政治聯姻,說明劉邦真的混出一個人樣子了,而且說明劉盈也不差,能入洛氏的眼。 蕭何聞言笑道:“沛公,您是天下難數的真英雄豪杰,等到滅秦建功,便可向洛氏求娶,洛氏雖尊貴,卻并不倨傲,只要公子仁厚端莊,洛氏定然會同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