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如今的孔子稱得上名滿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德行,沒有人不知道他的學問,無數人尊稱為子。 只不過他的王道實在是不符合列國君主稱霸的心意,但他廣收門徒,又有教無類,所以門徒之中頗多俊秀之才在列國任職,尤其是吳侯慶忌也算是他的門徒之一,這讓他在天下之間頗有聲望。 相比較起孔子如此積極的入世,老子就頗有一種天塌不驚的從容,愿意學的按時聽道,不愿意學的也不強求。 孔子在洛國學宮多年,尤其是老子漸漸隱退,他就一直擔任學宮祭酒,算是深受洛氏恩惠。 見到孔子來了,洛辭強行起身行禮道:“仲尼公,孤有一事相求,所以勞煩太子將您請來。” 孔子連忙回禮道:“國君言重,這些年多虧您的照顧,才有門徒的興盛,有何事您且說吧。” 洛辭仿佛回憶著什么,緩緩道:“您知道洛氏的典籍之中有一書,名為《洛宮春秋》,是先祖明公所做。” 孔子有些激動起來,他最推崇的圣人是素王,素王所著典籍精妙而博大,但是非常繁雜,他學習最多的反而是洛明公洛休。 洛休所作的《洛語》在學宮之中、天下之間傳播的很廣,但是《洛宮春秋》相對來說就沒有那么的有名。 但是孔子對這部書極為推崇,其中微言大義,字字褒貶,每每讀起都讓他如癡如醉。 “《洛宮春秋》記述了從武王到懿王薨之間,兩百多年的洛國歷史。記住網址m.97xiaoshuo.net 其中以洛國的視角記述了整個邦周的大事,書中微言大義,句句蘊含褒貶之意,但又能如實記史。 洛國公室稱之為‘春秋筆法’! 不論是作這部經典,還是讀這部經典,都需要極高的學術修養。 仲尼公,這部經典的價值極高,先祖編纂之時,字字斟酌,但反而大義隱晦,這些年洛氏子弟不斷對此書闡述,每每十余字便能著出一篇雄文。” 對于洛辭所言,孔子深以為然,以他的智慧才能,讀這部書也要細細讀來,才能感受到明公隱藏在其中的深意。 洛辭說到這里,孔子以為洛辭是希望他能做一部《洛宮春秋集注》來闡釋其中的道理,降低這部書的閱讀門檻,讓天下更多的人注視到這本書,這也正是他想要做的。 只聽洛辭嘆道:“懿王之后,僖王即位,那段歷史太過晦暗,先祖也曾經因為此事…… 先祖明公不愿意作之后的史冊,但青史昭昭,這是諸夏流傳后世的寶藏,現在距離僖王也已經兩百多年了,該是重啟這一段史實的修編。 先祖明公薨后,洛氏子孫不肖,再也沒有出現過他老人家那樣的天縱之才,只能為《洛宮春秋》作闡釋,想要新編纂那樣的巨著卻是有心無力。 仲尼公您是精擅王道周禮的圣人,孤曾經見您作過的經典,其中意味深長,想必可以作這兩百多年史書的編纂。 洛氏有王室正史、列國史書基本上都不缺,隨您挑選,希望能夠為《洛宮春秋》作續。 先祖所做便稱為《洛宮春秋·執政》,您所編寫的便稱之為《洛宮春秋·尊王》,兩篇合一,教導后人,這是孤所能做的,最偉大的事情。” 這種按照已經具有的歷史,重新編纂,還要用一兩個字對某一件事表達態度,如果是一兩件事還好,但整整兩百多年的歷史都要一以貫之,這對編寫者的能力考驗是極高的。 洛國公室一直都希望能作出一部不遜色于先祖的經典,畢竟續寫的太差,甚至會影響到先祖的風評。 于是一直等到了孔子這位精擅王道周禮、學術修養還極高的圣人出世,這部書的編纂終于可以開始啟動。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