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鎬京城中,氣氛有些凝滯。 勤王軍比申侯預料的快了足足幾天的時間,從點燃烽火開始計算,就算是日夜兼程也不可能這么快啊。 姬宜和申侯還有些沒想到那一場六月飛霜造成的影響會這么大,現在鎬京城中堪稱暗流涌動。 高卿對姬宜進言說:“王上,現在城中到處都是傳言,說先王不是賊子殺死的,而是您弒殺了先王,根本不配王天下。” 姬宜很是生氣,因為他心中清楚,自己的外祖父真的弒了君,他的王位上確實沾了父王的鮮血,所以他不允許別人這么說。 為了防止國人說他的壞話,他派出了很多人在大街上轉悠,只要聽到有說他壞話的,就立刻將那人抓起來。 不過短短幾日,就抓了上百人,全部關進了監獄,這樣一來,還真的沒人敢說他壞話了。 高卿沒想到姬宜會這么做,便對申侯說:“申公,舜王的時候發洪水,一開始使用了堵塞的方式,不能成功,反而造成了更大的危險。 后來用疏通河道的方法才成功的解決了水患。 不讓國人說話批評,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還要嚴重。 言論如果不經過引導,而是一直堵塞,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啊。” 申侯知道這樣不是辦法,但是他也找不到解決的方法。 現在大敵當前,只能寄希望于打敗勤王軍,然后再慢慢疏導城中的言論。 那場大雪雖然已經在太陽的照灼之下煙消云散,但卻下到了每一個人的心中,仿佛一顆種子,姬宜的暴行就是催化劑,所有人都認為姬宜不是真正的王。 不要說這些普通的國人,就連那些被裹挾的公卿貴族暗地里都準備拋棄姬宜和申侯。 只要在稍后的決戰之中,申侯這一方露出一點敗像,他們立刻就會反水。 申侯心中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根本沒讓這些畿內諸侯帶兵上陣,而是將這些人軟禁起來。 前軍臨陣反戈一擊,最終導致全軍崩潰的受害者數不勝數,最著名的就是武王伐紂一戰定天下的牧野之戰以及素王東征的洛水之戰。 …… 鎬京城外廣闊的大地上,超過二十萬的軍隊在這里集結。 西部諸侯聯軍在西側與戎王對壘,申侯親自帶著大部分的軍隊在東側與勤王軍主力廝殺。 只見申侯一身甲胄,背負弓箭,身旁插著長戈,端的是英武不凡,他駕車上前,大聲問道:“洛侯可在?” 洛成當然不會再與他見面,只見隊列分開,鄭伯站在戰車之上,與申侯幾乎同樣的裝束。 拔出長戈遙指申侯怒罵道:“申賊,你弒殺了王上,還殺死了王后,這是何等的惡毒啊,即使那蠻荒之地的豺狼虎豹,也不如你狠毒。 即使用盡涇渭的河水為你洗刷,也洗不凈你身上的王血罪孽。 洛公是素王的子孫,身份是何等高貴,對邦周是何等的忠誠。 你這樣的罪人,還妄想見到洛公嗎?” 鄭伯這一番話,直接刺痛了申侯,他同樣怒道:“鄭伯,你這樣顛倒黑白,血口噴人,就不怕山川河流之神的懲罰嗎? 孤的嫡女乃是王后,外孫則是太子,王上受到奸人的蒙蔽,搞出了廢嫡立庶的事情,這是踐踏邦周的宗法制度啊。 孤率領申國大軍,來到鎬京清君側,洛侯不相信孤的心意,還這樣污蔑,真是讓人傷心。 待孤見到洛侯,一定要與他好好講清楚,王上是被奸賊所害,與孤沒有關系。” 兩人言語交鋒一番,都沒能占到便宜,便紛紛回到陣中,準備戰場之上分勝負。 兩軍開始擂鼓助威,各個將軍依照軍令率領著軍隊與對方撞在一起。 至于西部的戰場,勤王軍和戎人更是沒什么可說的,早早就廝殺在一起。 在三河平原這個廣闊的大地上,超過二十萬的軍隊,數千輛的戰車在轟隆隆的沖鋒著。 箭矢紛飛,喊殺聲充斥著整片大地,雙方的士兵早就絞殺在一起,以現在的通訊手段,想要將軍令傳到基層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大致的控制,真正的作戰全憑基層的將領自己的嗅覺。 那些能夠在歷史上留下姓名的將軍都是在戰場之中能夠抓到戰機的非常之人,這就是所謂的以正合,以奇勝。 世代專門服役的小貴族們是最勇猛的,他們有從小的親兵保護,駕駛著戰車在戰場之中縱橫馳騁。 雙方早就已經陷入了膠著狀態,完全殺紅了眼,這個時候即使鳴金收兵恐怕也有人已經停不下手中不斷揮舞的兵器。 如此激烈的戰場之中,亂箭齊射,刀劍揮舞,尸橫遍野,青銅器本來就不耐久戰,很多士兵手中的武器甚至都卷了起來。 從天空之中俯視下去,到處都是殘肢斷臂,場面血腥殘忍至極。 鄭伯是此次會盟諸侯之中,唯一一個親自下場沖殺之人,他也的確稱得上勇冠三軍,一把勁弓左右齊射,幾乎每一箭都能殺死一個敵方的軍官,甚至還三箭齊發,連殺三人。 看的太子姬服雙眼都在發光,洛成等人也是忍不住贊嘆道:“鄭伯有熊頓之勇啊。” 熊頓人間兵主的大名,從遙遠的鎬京以西到東海之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