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十九章/安定 ———————————————— 隨著禾苗的快速生長,地里也長出了許多的雜草。伏羲帶領一部分人定期拔除那些雜草,以保證禾苗能吸收到充足的陽光和養料。沒有了爭奪陽光和養料的雜草,那些禾苗長得比野生的同類更加茁壯。 但在種植這件事上,伏羲和氏族都是初次嘗試,還缺乏經驗。 夏天來臨了,一連好多天沒有下雨,河水都比平常少了許多。地里的禾苗一天比一天憔悴。大家都很著急,都在思考怎么辦。 伏羲知道那些禾苗需要水。烈日下,伏羲坐在河岸邊,看著緩緩流動的河水,思考著如何將這些水弄到地里去。終于,伏羲將目光投向了河流的上游。他有了一個想法,上游地勢高,可以從那里開始挖一條一直延伸到地里的長溝,水就會像在河里流淌一樣自動流到地里來。 很快,在伏羲的安排下,負責挖溝的人手就就位了。挖溝并不是什么復雜的工作,只不過這條溝很長,又缺乏工具,所以耗費了兩天的時間。最后,大家在地里挖出了網格狀的溝渠,讓水分配到一小塊一小塊的區域,保證地里的每一片都能浸到水。 種植工作,尤其是挖溝渠的工作,不斷啟發著大家的思維。很快就有人制作出了石鏟,專門用來鏟土,比石斧石刀更適合于挖坑和挖溝之類的工作。 挖溝渠的工作還讓大家更加熟悉了泥土的特性。照看溝渠的掌火者發現,有些容易塑形的泥土經過陽光的照射會變硬,再聯想到掌火者們早就發現的現象——火堆底下那些燒過的泥土比旁邊的地面要堅硬許多,于是他們萌發了燒制泥土的想法。幾個掌火者從河邊帶回了一些能夠塑形的泥土,參照原野上那些巨大的黑色物體的外形將它們捏造成了方形,然后慢慢曬干,再放在火堆里燒。燒好并取出來后,他們發現自己制作出來的這種東西性質穩定而結實,甚至可以用來盛水。經過多次的摸索,掌火者們熟悉了材料的選取和制作工藝,尤其是燒制的過程,開啟了制作粗糙陶器的方法。 有了陶器之后,掌火者們很快就發現陶器可以用來燒水。于是,氏族開始喝上了開水,并且食譜上的肉食在烤肉之外多了煮熟的肉。 新的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加深了氏族成員之間的融洽程度,使得不同身份的氏族成員更加意識到了相互協作的重要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