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道一從來沒一次騎馬走過這么長的路,一路上又寒風凌冽,幾乎凍得半死,可一想到全真丘祖師當年以七十高齡行程五萬余里去見成吉思汗,不由又打起了精神。自己年紀輕輕,才走了兩千多里算什么。
讓他高興的是,這一程也終于到了盡頭。遠方出現大片低矮的山丘,山腳下遠遠望去是一座城池,城東面似乎還有大塊的農田。張九思說那便是和林。道一奇怪地問,這里怎還會種田。
張九思說:“和林地處草原中央,四通八達,皇上在此駐有五萬重兵,以防海都作亂。每萬人中即有二千兵負責屯田。”
道一問:“五萬人都在此城?”
張九思點點頭。“大多駐扎此地。”
道一臉上驚訝:“我看這城方圓不過兩里,也就和廣寧府一般大,駐這么多兵,難道城中沒有百姓?”
張九思笑了笑說:“正是如此。當初成吉思皇帝立此城時,城中也只有工匠,以供軍需。后來阿里不哥于和林造反,皇上于一年后攻占此城,將城中工匠盡數遷往上都,以免資敵。后雖稍有恢復,城中如今也只剩數百,軍需馬具多由兩都運來。”
道一點點頭。“明白了......嗯,那么如今這里誰是守將呢?”
張九思道:”那還用說,當然是晉王。“
“晉王!”道一大吃一驚,“太子妃不是要把玉璽給三皇孫么?”
“是皇太孫,他也在城中。”張九思說,“去年皇上命月兒魯大人陪伴皇太孫巡視漠北,皇太孫已巡視完畢,并請旨返回。可皇上尚未下旨便病倒了。皇太孫只好留在這里過冬。”
道一想了想說:“可是晉王也在城中,大人要去送玉璽,這......”
張九思渾身一震。“少俠你提醒的好。賽羊便是晉王派去京城的。”
張九思當即命令隊伍停下。等高城,蕭全齡和柴志鼎師徒聽明白怎么回事,也都表示擔憂。那個高盾即便因為受傷不能追來,賽羊也完全可以派人騎快馬先趕到這里報告晉王。
于是幾個人一商量,都認為不能就這么帶著玉璽進城,應當讓三皇孫派出人馬來接應。可是讓誰去告訴三皇孫呢?
張九思玉璽不離身,自然不能親自去。高城說要去,張九思不許,認為若遭到攔截,他是宿衛士,可能被認出來。因此最好派個沒人認識的人。
張九思朝道一等人看去。柴志鼎連連搖頭,說他是全真教僅次于掌教的人物,有許多人認識他。他這么一說,身為太一道掌教的蕭全齡更不能去了。
道一自告奮勇說要去。張九思有些猶豫,顯然想讓道一留在身邊好保護他。于是只剩下常道清了。誰知常道清一聽要一個人去,立刻嚇得臉色發白,連連搖頭。
張九思無奈,只好一咬牙,同意道一去。就這樣,張九思帶了一半騎兵留在城外。道一一個人跟著另一半騎兵繼續朝和林進發。
終于,他們來到和林城下。城門關著,領隊的百夫長向城上喊話。等了半天,城門終于打開。道一懷著忐忑的心情進了城。
可是,當他隨隊伍穿過城門后,立即傻了眼。只見大隊的人馬出現在眼前,把他們統統攔了下來。周圍一片緊張的氣氛。
一個年近六旬的老將官出來對領隊的百夫長一通喝問。百夫長說了些話。那將官又朝道一一指。百夫長又說了一通,老將官立即朝道一走來,一開口竟是清楚的漢話。
“你叫什么名字?來此作甚?”
這個問題道一早已想好。
“我姓苗名道一,前來投效三皇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