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藏地-《元初小道士縱橫天下》
第(3/3)頁
此時正在日出,太陽如蒸餅般扁平,發著白光。放眼望去,北邊一長條沙灘卻散發著紫金色的光芒,十分好看。他們的船就在那片沙灘邊。看來昨天夜里真是走錯路了。
兩人沿著山坡朝那片沙灘走去。很快,他們望見沙灘上有兩個人影,一個穿著勁裝,另一個卻是一身飄飄如雪的白衣。
”啊,那是......箐兒!還有梨花!”
道一驚呼一聲,急忙拉著馬兮彤朝對面跑去。四人在沙灘邊上見面,道一立刻問箐兒和梨花怎么來了。
“我們想你啊......才怪!“梨花咯咯笑道,”船老大一夜沒回來,張大哥當然著急,讓我來看看。箐兒姑娘老待在船上也不好。“
道一連連點點頭,又問箐兒怎么樣了。梨花搶先回答。
”箐兒一上岸就變得沒事一樣了。你們呢,昨晚上在哪?“
”我們......唔,那和尚留我們住下了。“馬兮彤也搶著說,”他上回救過我。“
接著,馬兮彤告訴兩人,桑波和尚今天要帶她和道一去向一個人打聽慶元府的消息。梨花也說要去。于是,四個人立即上山,來到桑波和尚的小屋前。
桑波和尚已等在那里,很快帶著四人朝山頂的寶陀寺走去。桑波邊走邊介紹。
”宋元豐年間,欽差王舜封出使高麗,回來時過蓮花洋,有大龜負舟,舟不能行。王舜向觀音菩薩祈禱,龜便下潛不見了。王舜報告朝廷,賜名寶陀觀音寺。后來慶元年間,又列為江南教院五山十剎之一。”
“那這寺之前叫什么?”馬兮彤問。
“之前叫不肯去觀音院。”桑波說,“唐朝時,日本僧人慧鍔從五臺山請了尊觀音玉像,打算帶回日本。他從慶元上船,經過蓮花洋時海浪翻滾,海面出現朵朵鐵蓮,圍住船只。船只好在普陀山靠岸。
一連三次都是如此。慧鍔終于明白,觀音菩薩不肯去日本。山民張氏聽說后,獻出自家房舍,將觀音像安置其中,后來成了觀音院。”
四人聽了點頭。很快來到山頂,那里地方狹小。道一只顧著四處眺望。只見東面北面都是大洋,只有極遠處隱約有幾座小島的影子。西面南面隔著海峽,倒像是大陸。
桑波和尚卻說,那里也是島,幾座大島,穿過去就可以到慶元,只是水道十分復雜,沒人帶路不行。道一又朝山下看,西面的山腳旁有一大片茅屋,桑波說那里就是島上的漁村了。
寶陀寺乏善可陳,桑波說要找的人也不在那里。于是四人匆匆參觀完后,就跟著桑波又朝東邊的山下走。道一問去哪里。桑波手一指山腳下的大片礁石。
“那里是潮音洞,昨夜你們的船就是去向那里。傳說唐朝時,有一天竺僧人在潮音洞口焚燒十指,禮拜觀音,洞內忽然放出五彩光芒,觀音大士隨即現身。自那以后,時常有人在潮音洞祈禱,以求再見到觀音菩薩。”
四人點點頭,就這樣和桑波一起來到山下的沙灘。他們順著沙灘向南,就在海邊的成群礁石中,露著一個碩大的洞口,邊上排列著如獠牙般的尖利石柱,海水進進出出,來回漱盥,發出魚龍似的吼嘯聲。
聽桑波說洞內也處處是亂石,幾無立足之處,道一便沒興趣了,只是手扶箐兒,遠遠觀看。這時,他忽然發現,旁邊的馬家小姐正抬頭呆呆望著潮音洞的頂上,眼中還冒著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