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聽聞鄴城要派人過來,董昭和麴義同時來找袁熙。 袁熙先對董昭說了番話,董昭聽了,點頭說道:“此事簡單,我馬上給董訪寫信。” 袁熙看董昭有些心事重重的樣子,知道他在擔心什么,說道:“先生不必憂慮,我讓麴兄帶二十人,護送你去河內見張揚。” 董昭一怔,隨即面有慚愧之色,“這都被公子想到了,我實在是怕袁州牧和我算賬......” 袁熙笑笑:“無妨,公仁先生已經做得足夠,小子感激不盡。” 董昭心下感動,嘆道:“公子知遇之恩,公仁定不敢忘。” “只是公仁半生默默無聞,公子為何獨獨對老夫青眼有加?” 袁熙笑道:“哪里默默無聞了。” “昔日先生平巨鹿之亂,二日之中,羽檄三至,堪稱世之良才。” “但最讓我敬服的,乃是另外一件事情。” 董昭來了興趣:“哪一件?” 袁熙開口說道:“昔日靈帝在位時,著賈琮為及冀州刺史,整治貪腐官吏,其上任后,許多人怕被查出問題,聞風掛印而去,整個冀州,只有時為癭陶長的先生和觀津長的梁國黃坦然去見賈琮,可見先生做事清廉,問心無愧。小子心下敬之。” 《后漢書·賈琮傳》——其諸臧過者,望風解印綬去,惟癭陶長濟陰董昭、觀津長梁國黃就當官待琮,于是州界翕然。 賈琮乃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清官能吏,之前在交阯刺史任上就是以輕徭薄賦以及選賢任能著名,在任三年,交織變成全國最安定的州郡,頗受百姓敬服。 巷路為之歌曰:“賈父來晚,使我先反;今見清平,吏不敢反。” 董昭聽到這件往事,激動不已,胡子顫動,連聲說道:“公子竟然也知道這件事情!” 這乃是他生平最為得意之事,因此他也受到了賈琮賞識,可惜不久之后,賈琮就病逝了。 董昭直到此刻,才對袁熙心服口服,有了遇到知音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劉備因平定黃巾軍有功,被任命為安喜尉,在賈琮到來之前,也掛印而去,且還衍生了一件相當有名的事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