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硤石鎮賑災-《督撫天下》
第(2/3)頁
“三位想看這些鍋,就隨在下來吧。”聽著三人語氣,馬鈺也漸漸清楚,這三人即便不是一方名士,至少也應該是知書達禮之人,便也不敢怠慢,一邊帶著三人到了一鍋新煮好的賑粥之旁,一邊向三人直言道:“我看三位不像尋常災民,倒像是讀書人家出來的,不如,三位先告知在下,究竟從何處而來,要到何處而去呢?”
“是這樣的。”那第一名得到賑粥之人說道:“我等三人,原本也是蘇州鄉下的秀才,正好這些時日閑來無事,便想著來杭州走親訪友。卻不想這里連年大災,米價漲了不少,我三人家境只能算平常,先前自己買米,很快就把錢花光了,這幾日沒辦法了,才來這邊想著討兩頓飯吃。幸虧咱們就快到杭州了,要是再過幾日,只怕這兩位身體偏弱的,也就吃不消了。”
“是這樣啊,那你們放心好了。”馬鈺笑道:“你們沒看到那外面的牌子嗎?上面寫得清清楚楚,在這里放賑的吏員,還有我,每日都要和災民同飲同食,咱們就算為自己肚子著想,也不能坑你們啊?至于存糧,方才那人不是也說了嗎,咱們這里不缺的。”
“那,能給我們也看一下‘立箸不倒,裹巾不滲’嗎?”三人中最后一人也開口道。
“這個自然沒問題,你看,咱們每一鍋粥出來,不都要試一下嗎?”說著,馬鈺也帶著三人到了一口大鍋之旁,親自取了二十支筷子,一并插入鍋中,果然,筷子直立于鍋內,并未傾覆。
“各位也都看到了,這立箸不倒,咱們是能做到的,要不,再給各位看一下‘裹巾不滲’,如何?”馬鈺從容道。
“好了,看來你這里辦得確實不錯,那你這里,大概有多少老人婦女,他們的飲食起居,可也都安頓好了?”那第三人又問道。
“這也要多謝佛寺方丈了,他老人家聽聞官府想要設廠,便主動承擔了老弱婦孺的安居之事。要不,等咱們喝完這些粥,我也帶你們去看一看如何?”馬鈺道。
三人并無異議,很快,各人便將賑粥分食完畢,馬鈺也帶著三人到了寺內,只見僧眾發放賑米,也和外面一樣有序。三人也連連點頭,看來是對馬鈺的賑災情況有了認可。那第二人也說道:“其實不瞞馬先生,在下在杭州詁經精舍,有兩個朋友,他們素來與杭州撫院有些來往,你這里辦得不錯,我也讓他們和巡撫大人說一聲,為你加以褒獎,也不枉你一番心血啊。”
“哈哈,這就不勞煩先生了。”馬鈺卻也不在乎這些,道:“先生有所不知,在下先前也在京城做過幾年官的,榮辱之事,也算見了不少,本也是不愿再涉足官場,方才歸鄉讀書安居。至于其他,我沒什么奢求。只是可惜,這偌大個大清,像如今浙江巡撫這般敢于任事,又深知任事之法的封疆大吏,還有幾個呢?或許能保海寧一地平安,已是不易了。唉,我話說多了,你們要去杭州,便快些動身吧。”
三人便也拜別了馬鈺,相繼向南而去。馬鈺卻是不知,三人一路南行數里之后,那第二名受賑之人,竟忽然對最后那人開口道:“伯元,這位馬先生,看來也是個不錯的紳士啊,卻不知他當日又是因為何故,竟也辭了官不做呢?”這人正是焦循。
“里堂,咱們準許紳士開辦粥廠之時,對他們家世底細,都一一盤查過,所選必是本地有聲名,頗得百姓信任之人。所以這馬先生主動應募,就被我選中了。幸好他那時沒見到我,否則今天咱們這微服出行,不就被揭穿了嗎?至于為官……你和積卿,不也都不愿做官嗎?或許也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吧。”這第三人自然便是阮元了。
“不過阮中丞,這一路從湖州回來,在下倒是覺得,有件事果然是中丞之功。”這時,那最先受賑之人也回過了頭,竟是吳康成。吳康成想著放賑情形,不覺嘆道:“以前總是說,這天下或有好官,卻絕無好吏,確實,下吏放賑之時,上下其手,坑害百姓的事,我見得也不少了。但這次我可是第一次看到,這一路粥廠,縱有吏員看管,卻也都嚴守規矩,不敢行偷漏之事了。能治吏如此,中丞這浙江巡撫,可是讓在下心悅誠服啊。”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德县|
庐江县|
多伦县|
乌拉特后旗|
海阳市|
肥西县|
屏边|
鄄城县|
兴仁县|
内丘县|
法库县|
贵阳市|
柯坪县|
马公市|
麻阳|
海林市|
应城市|
达州市|
云阳县|
吴旗县|
墨脱县|
贵州省|
合作市|
高台县|
临潭县|
昌宁县|
巧家县|
海原县|
临猗县|
中西区|
安顺市|
宜州市|
陈巴尔虎旗|
晋中市|
洛南县|
崇义县|
会同县|
兴安盟|
类乌齐县|
北海市|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