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長劍宛如刻刀一般,一筆一劃,將這塊巨石雕刻成了一棵樹。 之所以是一棵樹,是因為石頭旁邊就長著一顆一模一樣的樹。顏妄的藝術細胞幾乎是沒有的,只能照葫蘆畫瓢刻上這么一個。 “呼~” 到此為止,筑基的第一階段就此完成了。 顏妄本想打開聊天群,問問雷電影過去多久了,但想了想,還是一鼓作氣繼續沖下去算了! 萬一知道了時間,心猿意馬的想要摸魚怎么辦? 顏妄太了解自己了,萬一知道自己已經努力了“這么久”,絕對會想“休息一下也不打緊的”。 做不成柳下惠,干脆就不要給自己留機會。 接下來的目標,是完成筑基的第二階段,即在生命的本質上添加與靈魂和能量相對應的特性,達到精氣神屬性一致的階段。 例如雷電影作為魔神,其生命的本質就是雷元素生命,這一項對于她而言就是天生自帶的,沒法作為參考。 所以,這一項應該參考和顏妄一樣,身為人類的蕭炎。 蕭炎通過修煉焚決,融合異火的過程中,令身體逐漸朝著適應火焰的方向進化。 人類,或者說生命的本質就是進化和適應。 顏妄本想將肉體也朝著劍的方向轉化,然而就在他朝這方面去想的時候,卻仿佛福至心靈一般,心頭突然浮現出一句話。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這句話他應該早就還給語文老師了才對,為什么會在這個時候突然想起來? “嗯……” 顏妄一只手撐著下巴,望著水潭下的魚兒。 不對,應該是有人故意讓我想起這句話,所以……這其實是提醒? 誰能悄無聲息的讓他在心底想起這句話? 顏妄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向聊天群。 哦,答案找到了。 隨后他雙手合十,誠心禮拜道:“多謝世界媽媽沒有真的放養咱!”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這句話實際上是孔子針對《周易·解卦》所作的闡述。 全文是:“《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隼曰,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不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前半句“藏器于身”很好理解,“器”并不是利器的意思,其實是指技能或思想。而“藏”字,就說出了要學會忍耐,不要到處炫耀自己的才能。 民間俗語有“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的說法,也就是說只有那些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才會到處炫耀所謂的才能。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為什么《三國》中的武將,名頭一個比一個響亮,而謀士一個比一個低調的原因了。 后半句“待時而動”可以理解為等待時機然后行動,就像諸葛亮躬耕于南陽,等的就是像劉備這樣一個主公。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