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王小梅:......重點不是這個好么? “她病了我也沒說什么,那幾天還是我給她熬粥倒水呢?趙香蘭干什么了?說起來那就是個只會耍嘴皮子的,哼,你們還都當她是好人呢。” 林玉竹:.......并沒有! “你別看趙香蘭來這有兩三年了,干活也不怎么樣,也就比你好一點,一天七八個工分頂天了,張艷秋沒糧了,趙香蘭轉頭就來我這哭窮,看她可憐還是我拿的糧食給她墊肚子呢。” 林玉竹無語的看著王小梅,合著你一天天的算計來算計去,啥也不是! 難怪王小梅今天會發這么大的脾氣了,以王小梅的角度來看,這張艷秋就有點不知好歹了,她一個分毫必究的人能忍到今天也不錯了。 “不記著好也就罷了,還挑我做菜,我都因為她幾日沒放辣椒了,看她病好了,才放了根辣椒,那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活該我欠她似的,你說這怎么忍。 她給趙香蘭說糧食的事有個屁用,她用的是我的糧食,這不該給我說? 現在好了,弄的我里外不是人了。”說到這,王小梅直接氣哭,眼淚嘩啦嘩啦的流。 林玉竹托腮倚在桌子上,對王小梅也了解了幾分,看著是個潑辣的其實心腸不太硬,說有那么兩分成算吧,也就是精明在自己的衣食上了,愛貪點小便宜問題卻不大。 她們蓋房子的時候雖然說了兩句酸話,可該幫忙的時候也是很出力的,沒起什么歪心思。不像張艷秋,找過她,明里暗里的想跟著一起住,你讓她出錢一起蓋,又在那給你哭窮,十分上不得臺面。 這么說來,王小梅也就,嗯,不算太差勁的一個人。 “我們過來那天,聽公社那邊的意思兒,秋收前還要來一批知青。”林玉竹慢悠悠的說著。 王小梅驚的顧不上哭了,氣急的問道:“還來一批?”這一個就夠受了,還要來一批,要不要人活了,“這秋收前來也太晚了,就算秋收忙也掙不來一年口糧呀,村民在隊里好借糧,可咱們知青那都是要花錢‘借糧’的,再來幾個沒錢的,還不是要我們這些老知青來接濟。” 林玉竹聳聳肩,這公社要送知青過來,連村長都沒得法子。 一個鍋里吃飯就是,你沒辦法眼睜睜的看著別人挨餓,這個年代提倡的是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人要有奉獻精神,新來的知青要真的沒錢又沒糧,那一個鍋里吃飯的老知青多少都得幫襯著點。 真把人餓死了,她們一鍋吃飯的鐵定要背鍋! 王小梅一臉絕望。 不是所有人都好借好還,她可太知道這個道理了。 “你愛吃辣又跟她們吃不到一起,不如趁此就單出來吃。”林玉竹覺得還是單分出來吃最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