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誰都知道,許石義是廖士雍推薦人選。 表面上說的是許石義,而矛頭直指其背后的廖士雍。 要不是有人授意,誰會自不量力挑戰廖士雍的權威? 厲元朗從始至終沒說一句話,他不是不說,是在尋找最好時機。 眼見在畢太彰強調了會議紀律,大家都不說話。 厲元朗輕咳一聲,以便將眾人目光全都吸引到他身上。 這才鏗鏘有力的說道:“聽了同志們的發言,我談一下我的感受。剛才有的同志談到劉忠時提到,他有基層工作經驗,這點沒錯。” “工作經驗的確是衡量干部的條件,但不是唯一。我們選擇干部,尤其是一名正廳級的市長人選,除了經驗之外,還要考察他的能力、人品,以及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態度是否達標。”  p; “劉忠同志在茅江工作六年,三年副市長,三年常務副市長,是僅次于萬世銘的市政府二號人物。” “先說他的能力問題。劉忠同志在茅江工作的六年時間里,并無太大亮點。基本上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行事。這是其一。” “其二,他長期在市政府任職,是在萬世銘身邊工作很久的同志。那么,萬世銘斂財,大搞權錢交易,難道他就沒有一點發覺么?” “省紀委,包括茅江市紀委,都沒有收到過劉忠同志檢舉萬世銘,或者向市委、省委反映問題的記錄。” “誠然,萬世銘和趙昌化之流,一個把持市委,一個主政市政府,為人都很霸道,說一不二,讓底下的同志十分忌憚,有苦不敢說,有話不敢訴,這不是劉忠同志一個人的問題。” “但我要說的是,在黨性和原則面前,缺乏該有的勇氣,唯唯諾諾,小心謹慎,反而助長了趙昌化和萬世銘之流的囂張氣焰,使茅江被他們搞得烏煙瘴氣,民怨極大。” 頓了頓,厲元朗環顧四周,眼神逐漸變得犀利起來,語調也變得高了一些。 “其三,我們這次接連打掉趙昌化和萬世銘,在茅江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反腐浪潮。老百姓看到省委反腐倡廉的決心,更想看到,省委改變茅江,發展茅江,讓茅江經濟騰飛,讓百姓看到希望。” “要是任命劉忠同志,啟用原來班子成員,很容易給大家造成換湯不換藥的印象,難免會有失望。” “民意天大。重視民情民意,是我們執政的基礎,是能否取得百姓支持的基石。” “有的同志說得好,誰都是從不會到會,再到游刃有余。許石義同志在領導崗位多年,雖然一直在省政府部門工作,但他的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口皆碑,是一位可靠的同志。” “省委組織部提出他去茅江,是經過長期考察、深入考慮的結果。畢竟組織部比我們更了解干部,更熟悉他們。” “所以我認為,許石義同志去茅江負責市政府工作是合適的。況且他還有財政廳的工作人脈,想來在資金支持方面,定有獨到之處,手里有錢才好做事,這點很關鍵。” “我的話講完了,請同志們繼續討論。” 說完這番慷慨激昂的發言,厲元朗把手中的簽字筆一放,身體往后靠在椅背上,觀察其他人的反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