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處置二字,表明了帝王的態(tài)度。 在場的重臣全都心中一凜。 只不過是一些謠言罷了,無憑無據(jù),怎么就到了要處置的地步? 然后他們猛地想起,這種事,以前就發(fā)生過好幾次,早就不是什么新鮮事了。 將士立功,班師回朝時是會受到帝王封賞的。 然而宸王立功,每次回京,卻都受到帝王的訓斥和毒打。 這一次,宸王不費一兵一卒便退了叛軍,明明就是大功一件,卻被帝王曲解成這樣。 在場的重臣們甚至懷疑,那些流言蜚語,說不定也是帝王派人傳播的,為的是可以理直氣壯懲罰宸王。 明知宸王是被冤枉的,可重臣們卻一句話也不敢說。 皇帝懲罰宸王,怕的是他功高蓋主,所以每次宸王立功后,帝王都會壓一壓他。 這個時候,身為重臣的他們,若是站出來替宸王求情,只怕皇帝會更加忌憚宸王,說不定會處死宸王。 所以他們不能求情,只能眼睜睜看著宸王受盡委屈。 雖然委屈,但至少還活著不是嗎? 有什么比活著更重要呢? 有時候,面對不公,人類只能默默承受。 如果反抗,將面臨更大的不公。 如何處置?太子垂眸,眼中盡是狠戾。 他恨不得將宸王千刀萬剮! 毀容前的宸王,容顏昳麗,艷驚天下,連世間最美的女子都沒他好看,再加上他天資聰穎,文韜武略皆無人能及。 他所到之處,所有人的目光都被他吸引走了。 貴女們更是被他迷得神魂顛倒。 就連貴為太子的他,在他身邊,也仿佛一個跳梁小丑。 好在,老天有眼。 銅陵關一役,他身中劇毒,還毀了他那張傾國傾城的臉。 父皇趁機收回他的兵權,給了他協(xié)助六部的權力。 雖然有執(zhí)行權,但因為只是協(xié)助,沒有一個正兒八經(jīng)的職位,所以干死干活,功勞也都不是他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