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陵州邊境。一條溪河邊上,徐牧孤獨的坐著。手里捧著一封,孫勛連夜送過來的信。 信是賈周留下的。 睹物思人,他平復了很長時間,才將信慢慢翻開。內容很長,每一字都在泣血。 主公親啟。 去年入冬,便覺身子不濟,恐要先去一步了。望主公看完此信,早些振作,勿要陷入長悲。 天下皆知,北渝勢大,西蜀勢弱。唯有襄江之險,可暫作西蜀之屏障。收服苗通,反間霍復,皆是此中個意。 然,又不可一味固守。我時常翻閱天下地圖,定北關之外,或可作為攻殺之地。入河北,望燕州,若能成功,可牽制北渝的內城大軍。只可惜時日無多,無法定出完美之計。 北渝軍師,善于防計,主公定策之前,切不可操之過急。南海五州,以趙棣為首,趙棣親蜀,若不死,則西蜀無憂。但趙棣若死,盟主變更,主公當早作打算。 西蜀人才濟濟,伯烈自不用說,可作為主公的臂膀。余下者,可分為三盾四矛。涼州陳忠,定州柴宗,楚州于文,此為三盾。非萬不得已,主公不可隨意調派。 四矛者,為輕騎晁義,重騎衛豐,水將苗通,步將樊魯。樊魯性子莽急,主公若有更好人選,可換之。主公切記,苗通橫行于江,不可以守為任,他當如一柄利矛,南北之戰,若能先誘北人入江,則大事可期。反之,若北渝先一步,全面鋪開戰線,則我西蜀,便會先陷入守勢。 吾之徒子韓幸,可作隨軍參謀,但這一二年內,便讓他留在將官堂,繼續修學。待出山之時,當有一副名將之風。 殷鵠,趙惇,李桃,三人皆為當世之才,可作為軍師之選。 吾之遺計,東陵當破。左師仁虛有其表,外仁內傲,亦會隨吳州一起覆滅。而糧王凌蘇,素有奸智,若他未逃,主公需立即格殺。若他逃了,夜里奇襲之下,當顧不得收攏糧草,吳州境內,主公若派人四處搜尋,應能搜到許多藏匿的糧倉。 …… 看到這里,徐牧顫抖閉目。不管是遺計,還是信里的內容,賈周為了他,為了西蜀大業,已經耗去了所有的心血。 …… 吾賈文龍,不過一教書匠,卻得主公知遇之恩,奉為軍師。然天命不可違,謹愿來世,轉生于蜀,與主公再相見。 李子樹下,賈周絕筆,拜別主公。 …… 李子樹下…… 收好了信,徐牧艱難地仰起了頭。他人生的起步,便是賈周扶著他走出來的,幫他定下入蜀之策,又以蜀州為本營,一步一步吞下小半壁的江山。他不敢想,若是這一路沒有賈周,他現在會是怎么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