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霍榮那邊,我也已經安排好了。另外,北渝使臣團的四五人,我會讓其染上急病。主公且看著,到時候,使臣團的那位閻辟,會以此為借口,多逗留成都幾日。” “文龍之謀,已經出神入化了。” “無非是揣測人心,主公知曉,我一直擅長這些陰暗之計。” “并非陰暗之計,乃是安邦之策。” 賈周擺了擺手,繼續說著話題,“我問了隨行的蜀卒都尉,這閻辟入蜀之時,雖然穿著文士袍,但手不離馬韁,不時還有下意識地按刀動作。我可以篤定,他是個武人,也就是說,不出我和主公所料,極可能是鐵刑臺的探子,扮作了使臣官。” “驛館那邊,我會減松一些守備,好讓這些鐵刑臺的探子,能探出霍復之子的存在。” 賈周仰起頭,伸著手指了指北面。 “在潼城那邊,上官燕應當已經行動,而常勝,也該起了第二次的疑心。我故意延緩了這封密信的日期,便是要混淆其的耳目。” …… “駕,駕!” 雪水消融的長陽外,官路之上,兩騎人馬奔得飛快,顧不得休息一陣,急急將一道潼城的情報,帶回了皇宮。 坐在偏殿里,正揉著額頭的常勝,沉默接過了情報,只打開一面,臉色先是平靜,然后又皺眉沉思起來。 “哪兒截的密信。” “軍師,在潼城之外,截了一個蜀人探子。只可惜,這探子輕功了得,沒能殺掉。” “這信筒,是從敵探的馬褡褳翻出的……約莫是一封報平安的小信。但軍師說過,不管情報大小,都要送入長陽——” 常勝擺手,示意了安靜。 密信的內容,實則很簡單,只有寥寥幾字。 勿念,孩兒一切安好。 “可認得這字跡?”常勝放下密信,凝聲開口。 “并未見過,或許只有親近之人,才能認得出來。軍師,這說不得是那些蜀人探子的內信。” 常勝并未應聲,沉默了會開口。 “大都督霍復,現在在做什么。” “已經去了紀江邊上的船塢,這兩日開始操練水師了。” “霍復之子……有其他的消息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