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好好,左王客氣了。” “我二軍聯手,又何懼西蜀和東萊。” …… 在陳水關外,收到探子的情報,徐牧一時皺住眉頭。在他的面前,申屠冠亦是如此。 “蜀王,陳水關外,我設下了層層的哨卡,卻不曾想,這些糧王的人,還能進入陳水關里。” “自然是迂回的,多走了老長一段的冤枉路。”徐牧嘆氣了聲。左師仁那邊,到了現在,已經算徹底和糧王聯手了。 “蜀王,我聽說,只來了一個人?” 隨著內城的事敗,糧王的勢力,也慢慢浮出水面。很多人都知曉,糧王并非是一個人,而是幾個人的統稱。這幾個人,皆是古老門閥的家主。 “這就是糧王聰明的地方,只暴露了其中一人。而余下者,依然躲在黑暗之中。” “蜀王,可知糧王那邊,帶了多少人馬?” 徐牧搖頭,“暫時查不出來。這些人很小心,當初扮作客商的時候,也只是百余人的護衛,并沒有任何招搖。” “這陳水關的局勢,已經不是簡單的攻守雙方了。” “伐林之事,蜀王有何打算?” “自然是繼續伐林。” 好不容易,才將整座陳水關,逼到了這一步,徐牧不想輕易放棄。若不然,想尋找下一個機會,只怕會比登天還難。 “申屠將軍莫要忘了,伐林之計,最終的計策,是要誘敵出城。強攻布下,唯有誘敵,才是最穩妥的辦法。” 申屠冠點點頭,“我聽從蜀王的安排。” 申屠冠并不知道,此時在徐牧的心底,已經有了一份隱隱的焦急。戰事越拖,對于攻方,就會越不利。 便如一桿矛,剛用的時候,自然是虎虎生威,萬夫不當。但用的久了,失了銳氣,實則和燒火棍沒有任何區別。 古往今來,攻堅的一方,往往是最艱難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