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南林郡出來,徐牧并沒有打算回成都,想了想,繼續(xù)東行,去蜀南二郡巡查。不管怎么說,蜀南雖然不產稻米,但相當于后世的經濟開發(fā)區(qū),徐牧同樣寄予了很多厚望。 將入冬的天氣,整個蜀州開始變得寒冷起來。慶幸的是,途中所見并沒有什么流民,反而是許多穿著厚袍的百姓,見著徐牧的長伍,紛紛聚過來敬拜。 “舵主行了仁政,這蜀州上下的百姓,都對舵主敬重得很。”騎著馬,在旁的殷鵠笑道。 “舵主或許不知,哪怕是內城,或者是左師仁的陵州,乍看之下雖然富庶,但在其中,多的是食不果腹的百姓。” “我無非,是將世家吐下去的那部分,取了出來,相贈給普通百姓。六俠,在我的家鄉(xiāng)那邊,這政略是極好的。” “舵主的家鄉(xiāng)……不是在望州嗎?” 徐牧笑了笑,并沒有答。過了這個冬,又將迎來新一輪的戰(zhàn)爭。三年的冬天,等三年的開春,打了三年的戰(zhàn)事。 他極累。 但這亂世,你不用刀劍來劈,根本劈不開滿世界的渾濁。 “舵主,到蜀南的羨道了。” 徐牧抬起頭,有些沉默地往前看去。發(fā)現(xiàn)在前方不遠,已經竣工的安陵羨道,乍看之下,已經有了幾分恢弘的氣勢。 往來的不僅是士卒,還有兩州之間的百姓,采藥人,獵戶,或是提前購買年貨,或是尋親訪友……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歡喜的神情。 放在以前,從暮云州入蜀州,不可能翻越山巒,只能走水路,長路迢迢且時間耗長。自從打通了兩州的羨道,已然是方便了許多。 羨道旁邊,百姓還立了生祠,香火鼎盛。 生祠,即是還活著的人,建了不世之功,受百姓所愛戴,故而建立。 “是舵主為主像,竇將軍為陪像。” 徐牧心頭動容。 不管是羨道,或是蜀人橋,都是他帶著竇通,想方設法地造出。 走得近了,無數(shù)百姓認出了徐牧,和之前如出一轍,又紛紛圍了過來,沖著徐牧長揖敬拜。 “免禮。”徐牧抬手。 百姓依然不肯退散,有的人,甚至將新買的年貨,硬要塞了過來。當然,被徐牧婉拒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