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沒有了司馬修,其余的軍參謀士,都算不得大智。主公,只需破了涼騎的沖陣,伐涼之戰(zhàn)至少有七成勝算。不過,具體的定計,我還需要斟酌。” “有勞文龍。” 并沒有久留,讓賈周入屋休息之后,徐牧才帶著殷鵠,往鐵坊的方向走去。至于司虎,終歸也算個成家男人了……若是無事,徐牧更愿意,讓他守著家里的媳婦,在戰(zhàn)事止戈之時,多快樂幾天。 “六俠,可見過厲害的騎軍?” “舵主,天下良馬,佼佼者無非是燕馬涼馬,燕馬體型一般,但久居苦寒燕地,脾性頗有耐力,燕王公孫祖效仿柔然北狄,在河北戰(zhàn)事之中,兩萬弓騎可謂精銳之師。而涼馬體型壯碩,董文雖是個匹夫,但也摒棄了步騎混旅的習慣,以清一色的涼騎作為沖殺,頗有不當之勇。” 殷鵠的話,算是點評的很到位。 當初在廬城,衛(wèi)豐堵截涼人的八千精騎,回來之時便說,這些精騎所掛的黃甲,約莫快往重騎的方向靠攏了。 小哭包董文,到底是有幾分本事的人。 蜀州里的西南鬃馬,馬場寥寥,加上俘回來的,冤大頭余當王送的,再去除最近的用度,只剩兩萬余的戰(zhàn)馬。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但不管怎樣,比起涼州而言,是有些失色。 按照徐牧入蜀前的想法,他誓要打造出一支重騎,作為出蜀征伐之用。奈何戰(zhàn)事不休,鐵礦不足,打造的事情,一直在走走停停。 要知道,重騎的概念,并非是普通的騎營能比。一員重騎,不僅要搭配輔軍,換騎的好馬,上好的豆料,一系列的器甲維修,說句難聽的,窮極整個蜀州之力,哪怕萬人的重騎,徐牧都養(yǎng)不起。 他估算著,以現(xiàn)在蜀州的情況,至多養(yǎng)三千騎便是極限。當然,若是打下了涼地三州,再加上和西域通商,萬人的重騎,或許有可能養(yǎng)的起來。 “舵主,到鐵坊了,老爺子在等著你……” 徐牧沉默了下,堆上了笑容,不忘問殷鵠一句。 “六俠,我看起來如何。” “我的評價是,舵主不如不笑。” …… “驢兒曰的,你堆著這張臉,不知道的,還以為你唱大戲呢!”陳打鐵赤著身子,站在鐵爐邊上,看著徐牧罵罵咧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