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蜀西營,奔南門!”樊魯也不甘示弱,同樣帶著萬人的大軍,發出“踏踏”的腳步聲,以及袍甲廝磨的錚音,奔往廬城南門。 西門只埋了三千伏軍。 徐牧騎著風將軍,坐鎮本營,帶著近兩萬的大軍,往前推著方陣,迂回靠近廬城的正北門。 “廬城雖然是平城,但處于涼州邊境的戈壁,并無護城河。”賈周披著大氅,從馬車里走出。 “作為抵御蜀伐的第一戰,城高墻厚,我等現在,便如圍了一頭烏龜。” 徐牧系穩披風,站在賈周身邊,兩人并肩而立,看向前方的廬城。按著計劃,要想成功實行圍點打援的策略,順勢占下二城,那么這一次,就先要把廬城打殘。 廬城兩萬兵力固守,要攻取絕非易事。 “守城的主將叫榮宮,約莫是三十余歲的年紀,如我蜀州的陳忠一般,久守有功。當然,比起善守的陳忠而言,榮宮要差一些。” “我想起當初。”賈周轉了頭,看向身邊的徐牧,“主公入蜀之時,細碎的人馬去攻打巴南城,何其艱難。但現在,主公步步為營,已經有了一支南征北戰的大軍,隨著主公攻城掠地。” 徐牧點頭。他一直都相信,戰爭,是謀略者兵法者之間的博弈,而非是聰明人笑耍傻子的戲碼。 “將心比心。若我是廬城守將,此時,便會分兵四座城門,固守其中。主公在暮云州之時,用的是易兵甲的妙計,但此時行不通了。” 在暮云州那會,也是運氣居多,來了一支繡花枕頭的世家子軍,被他一鍋端了,還封鎖了援軍的消息。 戰場瞬息萬變,相同的策略,譬如說圍點打援,卻偏偏,要用另一種法子,才能發揮起作用。 “主公,此戰可借勢。” “文龍,如何借勢?” 賈周彎下腰,從地上捧起了一把沙子,揉散在風中。 “借沙子之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