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銀子沒了,又窮得急了,有時候還會做些殺人放火的事情。 大紀王朝對于刀劍之器,管制極嚴,所以像原主人這樣的潑皮,大多只能別著一根短哨棍,嵌在腰下招搖過市,久而久之,又被稱為“棍夫”。 簡單一句話,大紀棍夫的名聲,是爛到了泥巴地里。 隨行的七八個棍夫,嚷嚷著大難不死,偏要讓徐牧請酒,無奈之下,徐牧只好裝暈過去,才讓這些犢子罵罵咧咧地離開。 “牧哥兒,你的銀子。”待這些人走遠,司虎左看右看,才從懷里摸出一把焐熱的碎銀。 “還有信兒。” “哪來的?”徐牧怔了怔,記憶中,哪怕是吃了大戶,也分不到這么多的銀子。 “殺婆子給的,你的苦籍賣出去了。我見了一回,是個北面的逃難女,湊了五兩銀子,殺婆子分走了三兩,牧哥兒分二兩。” 殺婆子,是這座邊關小城里,最出名的二道皮條客,殺價殺得狠,才得了這個名頭。 至于苦籍,則復雜多了,可以理解為本地戶口,外來人若是想順利入城避難,則必須要有一個名分,苦籍便應運而生。 比方說那位逃難女嫁給徐牧,便有了婢妻的名分,即便被官差查到,也不會為難。 當然,這與愛情無關。 一個為了銀子,一個為了活下去。 將碎銀分了分,徐牧遞了一份給司虎。 “牧哥兒,這使不得。”司虎頓時懵逼,在以前,徐牧哪里會分他銀子,寄放在他身上的,時間一長,一兩都能變成三兩,拼命地薅羊毛。 “拿著。”徐牧露出笑容,盡量然自己顯得親和一些,這種危險世道,有司虎這個大塊頭在身邊,安全感會暴增。 司虎有些矯情地收好銀子,放在貼身的褲襠小袋里。 徐牧抽了抽嘴巴,忍住了勸說的打算。 “牧哥兒,還有信,那個逃難女給你的信兒。” 北面打仗,北狄人勢如破竹,攻破了大紀三關八郡,兵災所致,逃難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