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雖然不會背叛,但主公可以利用一番。譬如說,在一些看似無關重要的小事上,讓苗通開一個口子。” “當然,無關重要的小事,若是運作的好,可以變成一樁決定勝敗的大事。” 徐牧陷入沉思。賈周的意思,他實則聽明白了。 雖然說,苗通在大義的名分上,不至于背叛左師仁,但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明面上不傷及東陵政權,或許苗通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 “我有一計。”賈周聲音認真,“由于突然交惡的原因,在滄州的西面,尚有不少的東陵百姓,沒有趕回。同樣,在滄州東面,亦有我西蜀的百姓逗留。到時,主公可派人,以交換百姓的名義,埋下至少三百人的暗子,作為內應之用。說不得,會有一番奇效。” 徐牧沉默了會,“文龍,我并非是婦人之仁。而是覺得,以百姓為質,并非是上上之策。” “主公可放心,互換百姓,實則是民意所向。而我西蜀,無非是利用了這個機會。” 徐牧呼出一口氣,“那便如文龍所言,我即刻,以互換百姓的名義,向苗通寫一封信。屆時,在滄州的西面,于文會安排俠兒探子,混入百姓之中。” 賈周想了想,“苗通亦有將才,恐怕會留意奸細混入。主公還需做一件事情,多派數十人,偽裝的痕跡要重一些,以苗通的謹慎,必會將這幾十人驅趕回西蜀。” “如此一來,便算掩護了真正的俠兒探子。” “文龍妙計。”徐牧點頭。 “我西蜀雖然有六州多的地方,但嚴格地說,并沒有太多的水師將領。即便是竇通,也只算半路修行的水師都督。在以后,真占了江南諸州,那么,以襄江為險,拒北而戰。諸如水師將領這種人才,必不可少。” “苗通對西蜀有舊,礙于忠義,當前不會背棄左師仁。但如果說,東陵政權失勢,左師仁滅亡。到時候,主公只需要伸手,我相信,苗通會愿意入蜀的。諸如此類,還有山越將軍費夫,同樣對西蜀有好感。” “西蜀騎將,有晁義衛豐,另外,如于文柴宗這些人,也慢慢能獨當一面。唯一缺的,便是能調度水戰的將才了。主公,我并非是不相信竇通,而是我西蜀,經不住一場大敗。” “只需一場大敗,以主公現在微薄的底蘊,必然是抵不住的。步步為營,蠶食天下,才是主公最好的路子。” 西蜀的政權結構,以及糧財底蘊,注定了沒有席卷天下的強勢。不像常四郎,借著糧王的事情,清理了不臣的世家后,短時間內,會擰成一股巨繩。只需要一個合適的機會,便能大軍南征。 “天佑西蜀,當有一日,開萬世太平。”賈周捧手而立,語氣間,分明帶著篤定不已的信心。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