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東西,說的是李如成。當年在中原內城,他聽說有個小侯爺清君側,李如成調了兩萬的定州軍,回內城策應。 原以為是個機會,卻不曾想,是陸休帶著余下的將士,連守帶攻,將他按在地上一遍遍地摩擦。 在后來,又欺定州兵少,糧草不足,想著咬咬牙攻下來……一樣被捶得頭昏腦漲。以至于,在這幾年時間,胡人的近百個大小部落,一提起定州之虎的名字,都會驚得身子發抖。 “大王的意思是,陸休擅守?” “不……我覺得是擅攻。便如兩個人打架,他明明看著力氣不濟,但等你花完了力氣,他便敢開始大打出手。” “這叫轉守為攻,擋敵銳氣,再出軍滅疲師。”太叔望頓了頓,“確是大將之材。這樣的人,偏偏還投效了西蜀。” “西蜀之禍,不得不防。” 蓋公猶豫著抬頭,淡淡發問,“太叔先生,我多嘴問一句。中原里面,在江南的滄州,已經打得生死難分了。那位大紀太后,可與你有干系?莫要誤會,只是這出兵的時間,有些太巧了。” “紀人太后?”太叔望的臉面,堆上一股苦笑,“我一個燕州人士,哪里會識得。我出世為幕僚,只想輔佐我家主公。” 這一句,惹得旁邊的公孫器,又是一陣激動之色。 “只是問問。”蓋公也瞇眼笑起來,“既然沒有異議,那便按著太叔先生的意思,早些攻打定北關。” “定北關陸休,雖然擅長,但奇襲之下,三日之內,我亦有信心,大破定北關!” 胡族,河北聯軍,燕州軍,再加上柔然軍,共計將近二十萬的大軍,再用奇襲之策,很大的可能,三日之內大破定北關。 要知道,根據各方面的情報,定北關里,不過兩萬的守軍。雖然涼地三州,亦屬于西蜀勢力,但只要搶在援軍到達之前,這事兒并不算難。 “太叔先生,我最近聽說了一句話。整個中原,四方邊疆,都有外族起事。有好事的中原腐儒,將這一年中原的各路大戰,稱為六夷滅紀。” “六夷滅紀?” “北狄,柔然,我胡族部落,蠻人,越人,還有羌人。” “這是謬言。”太叔望笑了笑,“越人忠于左師仁,而羌人,也已經被西蜀徐王,趕出了玉門關外。” 其實在心底,太叔望已經發笑。有一天隨著戰事失利,整個中原風雨飄搖,不分什么越人羌人,說不定真會起異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