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天下人皆言,我東陵三州,是靠一支強橫的水師,方能立于不敗。但他們錯了,我左師仁,亦有山越雄兵,攻城拔寨,無往不利。” “急行軍,兩日內趕回楚州。大戰已起,這浩浩的水師大軍之下,滄州的探子,也該退回對面江岸了。” “輕舟快船,渡江回楚!” 號稱三十萬,但實際上,不過六萬余人,這一次的聯軍頭陣,東陵只派了兩萬余人的水師。 剩下的四萬余人,除開兩萬青州軍,皆是聯盟的各席勢力。 按著左師仁的打算,只需要撐住五六日,再加上徐布衣在西段的配合,只要拖住滄州江岸的大軍,那么就有機會,從楚州邊境的錦鹿城,趁其不備殺入滄州。 “渡江——” …… 在襄江西段,在領過了盟令之后,徐牧早已經動身。兩萬西蜀水師,加上苗通帶來的兩萬東陵水師,合兵一處,共計四萬人,將泛江而下,牽制滄州江岸的重兵。 “伯烈,可有建議。”樓船之上,徐牧轉過身,看著身邊的小軍師。 坐在椅子上,東方敬沉思了番。 “左師仁的意思,是讓我等先發起進攻。不管怎樣,主公現在名義之上,依然是東陵盟的人呢。另外,苗通尚在大軍里,若主公違抗盟令,勢必會引起東陵水師的不滿。” “所以,我建議主公,先以遠射交戰,不宜用斗艦沖撞廝殺,恐戰損慘重。” 東方敬的意思,是擔心這一次,若是發生什么變故,東陵盟會拖著西蜀的腿,一起陷入泥潭里。 要知道,在暮云州的水師并不算多。這兩萬人要沒了,天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再湊出這么一支精銳。 “伯烈所言,甚合我心。傳令旗營,通告三軍,近了滄州江岸,先以遠射為攻。” 水面交戰,弓箭是最好的利器。當然,若有艦炮之類的,架在船上,那更好了。但現在,壓根沒有這個條件。 “妖后不會坐以待斃。此等擅謀之人,不會輕易中計。現在,只希望左師仁的后手,能殺出一波威風。” 徐牧點頭。 認真算起來的話,和蘇妖后打交道的時間,也有近三年了。這位不世出的奇女子,哪怕是賈周,都不曾占過什么上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