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 “主公,傳來的情報里說,余當王已經動手了。千余人的大輪國使團,被殺得只剩下四百余人,倉皇逃出了玉門關。” “老余當這么猛。”徐牧怔了怔,原先還以為,余當王會做個老好人,和一番稀泥。卻不料,當真就動手了。 “背靠西蜀的大樹,余當王這是在向主公明志。” “做的不錯。”徐牧露出笑容。實話說,先前的事實,他確實有點反感西羌人,但現在看來,余當王還是懂事的。 “余當部落,殺了這一撥的使臣。在后,肯定還有禍事,主公需小心了。” “無妨。我還是那句話,中原的疆土,不管是羌人還是西域,都別作念想了。我堂堂一個西蜀王,連麾下的疆土都護不住,干脆重操舊業,滾回去賣酒得了。” “主公高義。” 徐牧仰起頭,“文龍,涼州通往西域的絲綢之路,好事多磨啊。” 派出去的探路營,哪怕有了向導,但進展并不算快。徐牧有想過,先派出一支使臣,但這樣閉塞的情況下,恐怕沒走到半途,便要迷路了。 玉門關外的隔絕,互市關閉,都護府的撤軍,隨著大紀的國力衰弱,已經有近百年的時間。 等哪日通了道路,徐牧還想著,在西域的都護府重新駐軍,揚中原之威。當然,這事兒要穩扎穩打。 “文龍,涼地的征募,情況如何了?” 賈周取出一份卷宗,“征募情況很一般。主公也知,涼州并不算良田富庶,這兩年來,董文南征北戰,糧草也只是堪夠。” “正因為如此,董文才會想辦法,要攻占蜀州,作為后方的糧倉。” 不管是流民,或是窮苦的百姓,在亂世從軍的念想,無非是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一口飽飯。糧草出現問題,征募的事情,也會跟著遲緩下來。 當然,徐牧可以選擇,發出一道政令,強制拉丁募兵。但這樣一來,便和先前的路子,背道而馳了。 “今年開始,蜀州那邊,已經按著主公的計劃,實行一年兩稻。而涼地這里,命令已經下發,各路的大軍士卒,在無戰事的時候,也會跟著屯田。如果不出問題,明年西蜀的糧倉,應該會很富余。” “文龍,典農官的擇選,可都是自己人?” 賈周點頭,“這是自然。共有七員典農官,都是我親自挑選的。” 典農官的職務,便是司職農桑之事。這其中,若是有人做了碩鼠,對于西蜀的儲糧大計,必然造成很大損失。 “如今整個西蜀,共有的兵力,約有十萬人。這其中,還包括萬人的涼州新軍。具體的分布是,暮云州四萬人,涼地諸州五萬人,蜀州一萬人。” 六個州地,只有十萬人,明顯是不夠。要知道,常大爺開春的征伐河北,僅僅兩路大軍,都共計十五萬人了。再算上留守的,以及各個世家的私兵,加起來,徐牧估算的話,至少有二十多萬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