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僅剛入蜀,小逍遙便帶著百余人的俠兒,往蜀州外奔赴。 徐牧抬起頭,在風中沉默久久,看著那群負劍俠兒的身影。他突然很慶幸,李知秋死了,但俠兒不死。 天地間,終歸有清明之氣,流轉悠長。 “渝州王若是來得及,應當會出手。”賈周開口。 “若是來不及,逍遙便算補刀了。” 徐牧何嘗不明白,小逍遙的心思。入蜀寸功未立,這更類似于投名狀的存在。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請復還!” “主公,此詩霸氣。” 徐牧沉默點頭,轉了身,重新往成都城走去。 …… 三日時間,逍遙的百余個俠兒,依然沒有傳回消息。怕等得胡思亂想,徐牧索性去了兵場。 “奔射?”晁義頓了頓,“主公要我教習奔射?” “有這個想法。” 晁義沉默了會,“不瞞主公,關外胡人,大多是生于馬背之上,我克族人同樣如此。奔射之術,對于馬匹的掌握,難度很高。” 這個道理,徐牧也明白。 若非如此,奔射這等騎術,早就在中原大地流傳了。 “晁義,若是認真習馬,苦練,能否學會?”徐牧認真道。到了現在,他確實需要一支出奇的軍隊。 “應當沒問題。”晁義想了想,“奔射之術,與善馬的程度有關。胡人的諸多部落,男兒到了十歲,便會領一匹小馬駒,伴隨成長與征戰。如今,人與馬之間,便會有了溝通。” “主公的部曲,現在才學的話,我自然能教……但只怕,準頭不會太好。主公可知羌人?” “當然知道,前不久還打了一場。” 晁義點頭,“羌人的戰馬,統一讓部族頭領分配,人與馬之間,少了磨合的時間。所以,羌人雖然也善射,但并不能行奔射之舉,大多是停馬騎射。” 并無任何意外,徐牧大喜過望。這一下,得了晁義之后,他當真是碰到了行家。 戰場上,輕騎機動,奔射一番箭雨,密集的飛矢之下,并不算太依賴準頭,只需一個大致的方向,便能起到打擊和壓制的作用。 “晁義,你在兵場挑三千人。這三千人,以后由你率領。等克族人入了蜀,你再集結兵力,我估摸著,也該有五六千人了。” 克族人入蜀,徐牧有問過,所帶的馬匹并不算多,約莫有三四千匹。并州雖是產馬之地,但并州王丁術,終歸是防著這些外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