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算哪門子的會盟?” “他若是在乎會盟,便不會晚到了兩日。” “我有些生氣了。”董文踏著腳步,冷冷走出雨棚。在他的身后,一個涼州裨將,又急忙帶著涼卒,簇擁而來。 “徐兄,請出城一敘——” “董兄,入城一敘。”徐牧笑道。 董文嘿笑了聲,抬手指了指,“那便這樣說吧。” “且說。” 立在雨中,董文并沒有立即開口,反而是抬了抬手,原先跟在后頭,那輛厚重的馬車,駕到了峪關(guān)之前。 “徐兄,這是三萬兩銀子。” “是什么銀子,莫非是給蜀州的歲貢。”徐牧背著手,面色并無變化。 董文怔了怔,大笑起來。 “自古今來,從來都是弱國自保,才向強國納貢。徐兄此言,有些托大了。” “這三萬兩銀子……便算當初在眉縣,給徐兄的報酬,也算我董文還恩了。” “董兄在藏拙罷了。” “但天下人,并不這么認為。給了銀子,這事兒就算過去。” “好,我收了。” 有銀子不收,這才是傻子。何況,徐牧也不指望,面前這位弒父殺兄的涼州王,能還上什么樣的人情。 “然后,我便直說了。”董文頓了頓,抬頭看向徐牧。 “涼蜀為鄰,何況我與徐兄也屬故人老友,我涼州內(nèi)的將軍謀士,都勸我攻打蜀州。但我要想啊,我董文表字義孝,重義奉孝,豈能做出失義的事情。” “所以嘛——” 董文瞇起眼睛,“所以,就此往后,蜀州每年向涼州納貢,一百萬石的稻米,五十車的礦石。另外,分出州外的一個襄江之郡,作為涼州的水師之地。” 徐牧笑了起來。 “我也有一個想法。” 董文皺了皺眉,“徐兄且說。” “西北三州,不若都一起并入蜀州,如何?”徐牧冷著臉,聲音擲地有聲。 雨水中,董文面無表情。 在草棚里的司馬修,也抱著沙狐,慢慢哼起了曲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