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座小小的扶風城,雖然算有了棲身之地,但隨著局勢的惡化,要考慮的事情,還有太多。 “東家,軍師讓你過去。”終于,陳盛單臂舉著燈籠,興奮地走了過來。 顧不得手里的卷宗,徐牧急急拔了腳步,便往前疾行。 “陳盛,你帶人守在屋外。” 推開門,在油燈的搖曳之下,徐牧便看見了乏累不堪的賈周,坐在桌邊的椅子上,閉目酣睡。 手里頭,還捧著一份墨跡未干的紙張。 他不忍驚吵。 取來床上的被褥,小心地披在賈周身上。繼而,才取過了賈周手里的紙張,沉默地看了起來。 “念主公一路不易,吾賈文龍,愿以六日所思,替主公定下一策。” 謀略分大策,小計。賈周的“策”,便是要定下入蜀的大方向。 “蜀為天下之翼,昔年高祖入蜀,借五萬蠻兵出蜀川,以乘風之勢,席卷天下……” 紀朝高祖,當年兵敗入蜀,在諸多謀士和大將的幫助下,與蠻人定下盟約,借五萬蠻兵,加之原有的五萬大軍,合十萬大軍出蜀川,步步為營之下,耗費十五年時間,統(tǒng)一天下三十州。 到最后卻背信了盟約,使蠻人自此敵視中原。當然,這是后話了。 “蜀州分三王,內(nèi)戰(zhàn)混亂,使百姓流離失所……” 徐牧呼了口氣,取蜀州的大約內(nèi)容,并無太大差異,還是最初的計劃,一山不容三虎。當然,這三頭老虎互相咬了數(shù)百年,誰也沒咬死誰。 賈周的意思,蜀中固然要去,但不是在三頭老虎的目光之下。相反,更要勸他去取一座臨江之城,以大郡為先。爾后,再想辦法通過入蜀中的天險關(guān)隘。 坐山觀虎斗。 但這樣一來,弊端也極其可怕。畢竟到現(xiàn)在為止,他手底下最為倚重的,還是騎軍。 取臨江的郡縣,則要經(jīng)歷水戰(zhàn),造船,開拓航道,殺江匪,這些事情必不可少。 但最大的好處,是暫時遠離了蜀中的廝殺。畢竟再怎么說,三個蜀王加起來,可有浩浩蕩蕩的十幾萬大軍,這還不算那些被拉攏的蠻人。 而且,蜀中地勢崎嶇。除了出蜀川的那一截,都是密林山巒居多。騎兵固然不錯,但發(fā)揮出的威力,要打一個大的折扣。 “重騎御蜀外之軍,水軍守江上之敵。” 江上之敵,不僅是八萬的江匪,另有下游的暮云州,滄州,哪一月要是順風順水,指不定會有大片戰(zhàn)船,浩浩蕩蕩地殺過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