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康回點了點頭,說了句:“好。希望我們能帶了一些正面的影響。不過話說回來,你拿到金曲獎兩個獎杯后,你現在差不多從二線上升到一線了。” 陳敏昊喝了一口咖啡,問道:“康姐,你經常說的一線,二線,三線到底是怎么劃分的啊?” 康回笑了一下,說道:“這只是人們根據明星人氣做一個大概的區分,并沒有非常嚴格的界限。比起這種劃分方法,我更喜歡另外一種目前專業的劃分方法——藝人生命周期理論。 藝人的第一階段是偶像,就是藝人有知名度,有人氣,也有自己的核心粉絲群。你在《藝人練習生》中大概就是處在這個階段。 第二階段是流量明星,與偶像相比,流量明星的一個顯著特征就是出村了,換句話說,就是突破了圈層被大眾熟悉,有了話題度和更大的商業價值。 《并蒂蓮》和《最好的我們》播出后你就大概變成了流量明星。后續的巴黎時裝周、高考成績、Burberry的海報這些熱點只是添磚加瓦,并不能讓你更上一層樓成為巨星。 第三階段就是巨星,一般來說,是流量明星通過轉型擁有了自己的代表作,不再需要依靠粉絲拉動票房和收視,也能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你目前的話,距離頂級流量還有一定距離,在影視方面,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其實從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巨星,對于很多流量明星來說,是不可逾越的鴻溝。擁有自己的代表作談何容易,代表作可遇而不可求。 特別是現在賺快錢的機會那么多,很少有流量明星愿意靜下心打磨自己的作品。畢竟時間對他們來說就是金錢。所以,當初你提出你要去高校專門學表演的話,我非常欣慰。 流量明星這個詞是流動的,不會有人永遠是流量明星,總會有更鮮的小鮮肉出現。所以,想轉型的流量明星不是少數,成功的幾乎寥寥無幾。 因為現在非粉圈的人對被貼上流量明星的人有種天然的排斥,下意識排斥他們出演的電影和演唱的音樂。所以,除了Burberry和幾個運動大牌,我基本不讓你接廣告,同時特別收斂的你粉絲的行為,就是怕路人視你為流量明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