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祖承之戰(zhàn)后,昆侖108城有89城分批次脫離天墉,融入人族秩序之中,西首雖然距離天墉很近,卻是最早一批自成體系的,也是少數(shù)沒有被圣裁軍隊荼毒的昆侖城市之一。 倒不是因為商人唯利是圖,不考慮國仇家恨,恰恰相反,他們采用了另一種方式對待戰(zhàn)后分裂的昆侖一族。 一方面,他們積極響應(yīng)人類秩序的要求,成立裁斷席,與雜脈城邦建立聯(lián)系,歡迎雜脈進入城內(nèi)生活貿(mào)易,允許昆侖后裔與雜脈通婚。 另一方面,他們保持昆侖人對城市的絕對控制,完整沿襲了祖承的文化、風俗和歷史,并且逐步同化了入城的雜脈。 可以說,西首城用一種更為市儈或者說理性的方式度過了難關(guān)保存了自己。 要說這些知識有多大用處吧,其實也沒有。 不過,劉囂一直好奇這89座昆侖外城究竟是個什么狀態(tài),現(xiàn)在算是了解了一些。 路邊的茶坊食肆中,說的書都是關(guān)于承天與守備軍團幾場勝仗的內(nèi)容,什么姜辭一劍開天門,什么云霑陣斬開山圣者,什么齊軍略智破傲羅,什么琴娥梵音震弗耶....... nnd,怎么感覺自己干的那些事都被記到別人頭上了。 劉囂還特意聽了幾段,好家伙,杜撰的那叫一個頭頭是道,嚴絲合縫,合轍自己斬殺傲羅,滅殺第五軍團幾乎所有強者,最后卻成了個小透明。 哦,也不是,書中還是提到了自己,因為犄角邑那新開了一扇游離門這個事,實在有點說不過去。 所以,這里就多了一位“好漢”,解決這一bug。 好漢!?是什么鬼!連個名字都沒有嗎。 算了,劉囂也不是真想在演員表里掛個署名,只是好漢這個稱謂實在是很難接受而已。 流傳在民間的故事,其實就代表了西首城的政治傾向,他們是絕對站在昆侖一族這邊的,否則敘事的角度,故事的內(nèi)容也不會如此選擇。 可惜啊,劉囂還想聽聽“任平生的災禍人生”之后幾回的故事,看來是沒戲了。 除了坊間故事,劉囂還在一些類似聞字屋的文館買了大量邸報和資聞,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文館的生意簡直好到爆炸,館內(nèi)人擠人,館外還排著長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