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佛門圣子,明明佛法高深,卻過分的謙卑。 讓人不禁有些感慨。 或許境界越是高深之人,就越是懂得謙遜吧。 玄策和四大佛尊在心中,皆是暗暗對葉青云有些忌憚起來。 他們本來以為,這個葉青云雖然是佛門圣子,但畢竟不曾修過真正的佛法。 論佛學修為,肯定是很一般的。 就算他曾經在佛法論理上,戰勝過佛門的高僧,那估計也是運氣居多。 可是現在一看。 葉青云這是肚子里真有貨色啊。 “受教了。” 老佛尊也是拜了拜葉青云。 “那貧僧再問圣子,為何我等修佛之人要恪守戒律,嚴行佛規?” “其意義在于何處?” 又是一個刁鉆的問題。 葉青云自然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的。 但他稍稍思考,便是有了應對的辦法。 “這個意義嘛,其實說有也有,說沒有也沒有。” 葉青云輕描淡寫的說道。 眾人又是一怔。 什么叫說有也有,說沒有也沒有? 擱著打啞謎呢? “哦?請圣子開釋。” 老佛尊微微瞇眼,追問道。 葉青云這個回答太過含糊其辭。 在老佛尊看來,這完全是葉青云在敷衍了事,肯定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自己這個問題。 葉青云卻笑了笑,絲毫不慌。 “戒律的存在,是為了約束佛門之人,讓佛門之人可以修身養性,排除多余的心思,將心神完全放在修行上面。” 眾人皆是點了點頭。 這番話葉青云說的沒錯。 戒律存在的意義便是如此。 它不僅僅是約束,更是一種督促僧人們修行的東西。 “所謂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 “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葉青云隨口便是將一段佛家揭語說了出來。 卻沒想到,這段話一出口,玄策和四大佛尊齊齊變色。 因為這段話,是佛國最高典籍之一。 無論是玄策還是四大佛尊,都知曉這段話的存在,并且從中有著諸多的領悟。 但除了他們五人之外,佛國其他僧人都不知曉這段話。 可如今,卻是從葉青云的口中直接說出來了。 這如何不讓玄策五人感到震驚? “圣子,你如何知道這段偈語?” 老佛尊不敢相信的問道。 葉青云有些發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