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來跟著兒子來至這紅溝村安家落戶還真是沒選錯。 早先他們待在那信陽府一直被村長欺壓不說,光是這一路的見聞就讓他們感慨萬分。 同樣是遭遇雪災,但人家河州府這邊卻是安居樂業,施粥的粥棚隨處可見。 來時他們也是帶著幾家關系好的鄰居來到了河州府,被安置在了其他地方。 等日子穩定了,他們便會去探望一番。 來到河州府,哪怕初來苦一點,也總比留在家里活活餓死強。 一個下午的時間,羅氏很是麻利地收拾干凈了有些雜亂的院子,那廚房內更是擦拭得干干凈凈,沒了一絲灰塵。 段洪生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有些凌亂的頭發,隨即又是憨笑出聲。 真好,有點人氣的家里才不會覺得過于冷清和孤單。 翌日,黃氏上門來征求了羅氏的意見,便帶著她去了牙具作坊。 這老婦人早晚間還要給家里的幾個人做飯,這牙具活計便允她來去自如,沒有時間限制,安排她到這里做活兒倒是最合適的。 哪怕是比別人掙得少一點,但總歸是有了貼補家用的活計。 至于邱從文的爹爹邱木年,則是在家照看孩子,教他們識字,幫著段洪生晾曬炮制一些家里的藥材,倒是讓段洪生樂得合不攏嘴了。 沒想到家里這人是自己的同行,以后倒是在一起有喧頭了。 過了兩日,黃管家又是早早來了紅溝村接洛輕姝去給家主復診。 這兩日家主的氣色好了許多,每日的吃食也都是有所增加,讓家里的每個人都是喜笑顏開。 待今日過后,家主的身體估計還會好上許多的。 洛輕姝和夜司辰自是沒有耽擱,提著藥箱便與黃管家一道去了那永田郡。 通過夜司辰的調查洛輕姝才知曉,那史家主原籍為河州府的榆林村。 小時家中很是貧困,父母因病離世走得早,留下兩個弟弟與他相依為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