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在這場信仰之戰中。 永夜軍領是占據主動進攻的一方,教廷帝國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動防御。 永夜軍領的三大災民分流政策,初期的時候,確實只對永夜軍領的領民開放。 但是末期,雙方信仰之戰進行的激烈的時候,就不再局限于永夜軍領自身了,同時還對教廷帝國過不下去的領民開放,前提只有一個,斬斷與教廷的信仰之線。 信仰之線即是強韌的,又是脆弱的。 強韌是指面對外力的時候,哪怕是已經踏入神的領域的肖恩,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殺死教廷信徒,卻沒有辦法斬斷他與自己信奉對象的信仰之線。 因為這是一種信念,一種靈魂聯系,非物質存在的。 脆弱是指面對自身的時候,信徒一念之間就能夠將自己的信仰之線斬斷,若是再配合相應的褻瀆儀式,那就更容易了,但是想要再重新建立起來,基本上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至少普通信徒靠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因為這是涉及到法則層面的事物。 而那些流離失所,被迫接受永夜軍領災民分流政策的教廷信徒,就算永夜軍領不提出這個要求,他們的信仰之線多數早就斷了。 這是圣喬治教皇憑借圣跡快速招攬信徒的后遺癥。 這些信徒是被圣喬治教皇展露出來的神跡,以及種種美好承諾,而加入了信奉的行列中。 這種信仰本身就充斥著功利心。 他們加入教廷,就是為了換取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 當教廷沒有辦法兌現自己的承諾的時候,這些信仰當初來的有多快,崩潰的就有多快。 管理一片教區和治理一片領地,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 管理教區,只需要注重領民的精神需求,物質方面的需求,只是用來服務前者的。 治理領地,物質方面的需求,可就要大幅度提升了,尤其是到了大災之年,對于管理方面的要求,更是大幅度提升。 因為普通人、普通家庭抗災能力實在是太差了,必須依靠團體的力量,才能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這絕對是領地治理上的大挑戰。 很多管理良好的領地,在面對這種沖擊的時候,都很難說自己能不能熬過去。 更別說,權力過渡還沒有完成、內部管理混亂的教廷。 教廷將維持地方治安、帶領領民渡過災難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委以重任的地方勛爵的身上。 而地方勛爵貴族將責任推諉到教廷的身上,認為這是整個教廷的責任,因為他們將需要繳納的賦稅,已經繳納給了教廷。 就算是一些有責任心的地方勛爵貴族,想管也沒有能力管。 因為他們也處于坐吃山空的狀態,根本沒有那么多的物資調配給那些普通領民,將生活繼續延續下去,只能夠拖緩絕境到來的時間。 若是小來小去的災難,挺一挺,說不定就熬過去了。 但是這種連綿數年,根本看不到希望的大災,往往是他們自己也會被拖入絕境中。 什么事情都怕比較。 在教廷的比較下,永夜軍領的統治層在這次大災面前的表現堪稱合格,哪怕物資同樣十分匱乏,每日分配到手中的糧食,以稀為主,偶爾才能夠見到干。 但是在這樣的年景中,勉強糊弄飽自己的肚子,繼續活著,已經是一件無比幸運的事情。 不過永夜軍領在信仰之戰中,占據上風的真正利器,還是第二世界,以及靈魂之石。 永夜軍領或許沒有那么強大的力量,在災年中,連教廷的災民也全部挽救回來,但是他們可以挽救他們的靈魂,將他們的靈魂秘密的帶到第二世界中,給予他們第二次機會。 當然了,這一切是在秘密中進行的,很多教廷帝國的災民,靈魂在進入第二世界之前,都是不知情的。 圣喬治教皇以及他背后的天使虛影,怎么能夠允許永夜軍領從他們手中,偷走靈魂? 為此教廷改編擴編了圣以太之劍,將其更名為宗教審判所,主要責任就是緝拿來自永夜軍領的靈魂竊取者。 這場秘密的戰爭,又被稱之為五年靈魂爭奪戰。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