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人群后面,跟隨而來的何氏聽著兒子斬釘截鐵的話語,捂著嘴便跑回了家。 以前,她只知道幫著婆母去磋磨老大一家,不管是家里還是地里的活兒都愿意指使老大一家去干,她則是能偷懶就偷懶,從不會出言幫襯老大一家什么。 可這么多年過去了,她雖然還是沒能進作坊做工,但家里的日子也因為老大一家過得那是一個蒸蒸日上。 就是名聲不好的文麗都嫁給了棗花村財主家的兒子,小女兒文芳也許給了隔壁村的一個秀才老爺。 這一切的變化,都是老大一家給他們帶來的。 因為別人都知道,即便老大一家不待見他們,他們只要是紅溝村的村民,那走出去都能高人一等。 尤其是現在,老大一家個個身價不菲,姝兒的夫君又是河州府的府主,趙啟明又成了宰相,前來與紅溝村結親的人一個身份比一個好。 別說是適齡的男女,就是村里的鰥夫以及寡婦前來說親的人都是絡繹不絕,成了搶手的香餑餑。 現在,武學堂一開,紅溝村以后的變化可就更大了。 頓住腳步,何氏回望了一眼,用袖子擦去了臉上的淚水。 兒子都知道從新做人了,她也不會再去拖兒子的后腿。 不止如此,她積壓在心中的那些對老王氏的怨懟也都消散了些許。 只要一家人齊齊整整的,有些事,又何必要去計較呢? 過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武學堂的招生一直到日落西山才落下了帷幕。 此次共招了兩百名學童,另招了十名熱衷于武藝的中年漢子。 中年人已經過了學武的最佳年紀,但夜御覲覺得,有他們在,幫著管理學堂中的這兩百個學童還是很不錯的。 報名完畢,學堂給他們放了一天的假,讓他們回家去準備學堂內所需要的一些東西。 畢竟,有些孩子離家遠,是要住在這里的,只不過學費要收得高一些,連吃帶住一個月三十文。 而走讀的孩子只需一個月十文錢。 安排好一切,紅溝村的武學堂便如火如荼開始教授武藝了。 當然,起先還是一些打基礎的課程。 比如蹲馬步,站樁,踢腿,沖拳,跳躍,旋轉等,修習起來可也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nunwan.com cnbiquge.com ztxs.net 17kbook.com tdwxbook.com jingyage.com mybook520.com Lzw9.com dajia.cc shouda520.com xiaoshuo2552.com biqufa.com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