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言不語不可知。 止陸峰亦清楚,他的這成就,亦是“智慧資糧”堆砌出來的,他護送“大蓮花座呼圖克圖”一路之上積攢的“智慧資糧”,俱都輕輕松松的燃燒殆盡,止剩下來陸峰自己學習,便是依從正常之思考,他在“尸陀林”之中,又學了八十余年。前兩年,還有“智慧資糧”燃燒,到了后面,便是無有“智慧資糧”加持,是他自己來學! 若非他“身之大圓滿”,他此刻已經是“垂垂老矣”。 不過越是如此,陸峰越是清楚,那些“呼圖克圖”,那些“大上師”們衰老垂危,絕對并非是修行的緣故。 ——另有原因! 止如今他的修行,“班智達上師”都無有看出來——這已經可以說明了些問題。 提點了幾句話之后,“班智達上師”便不再置喙。 他將陸峰帶到了一座大殿之中,二人都知,此地無人。 “我便要在此地對你進行考學,便先從辯經開始,想必你應學的,都已經學習了。 這一次的辯經,便是從‘中觀論’之中出題考學。 對此應無難處?!? 說著話,“班智達上師”伸出了自己的手,伸在了陸峰的鼻子底下。 陸峰還是一副“眼觀鼻鼻觀心”的模樣。 直到那“班智達上師”直接展開了自己的手。 一柄不大的“金剛鉞刀”,迎風見長,便落在了陸峰的頭頂。 旋即, 從外而內,原先無人的四方角落,忽而的走出來了四位“經論僧人”。他們團團而來,圍住了陸峰,陸峰左右看了一眼,便將自己的“僧衣袈裟”脫下,對著“班智達僧人”,四位“經論僧人”行禮說道:“便我來詰問四位師兄,止這一趟‘辯經’,可否如此?!? 四位“經論僧人”無言,都由“班智達上師”做主,“班智達上師”看了一眼,說道:“可。 ——不過你卻不必稱呼他們為師兄,他們要稱呼你為師兄才好。 你之未來,不可限量,原先我準備的考學,對你來來說卻無算是甚么。 如今看來,不過是過一場形式罷了。 開始罷!” 四位“經論僧人”其實都知道,自己這一趟“辯經”,無有任何生還可能,止一場“屠殺”罷了,但是他們心中不但無有憤怒,無有恐懼,止得欣喜。 他們輸了,對方贏了。 那說明對方便更適合傳播佛法。 所以他們俱都說:“師兄慈悲。 止此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若是我們輸了,卻還須得師兄耗費了些精神,將我們的眉心骨挖出來,卻好做成‘嘎巴拉念珠’。 時時放在手中,卻也做一件智慧傳承之器,可將我等的智慧,都傳遞了出去,卻也是我們的功德!” 陸峰點頭說道:“知道了。 可?!? 說罷,陸峰站著,四位“經論僧人”呈現了四方座位,坐在了陸峰身邊。 “班智達上師”無有留在原地去做“裁判者”。 此地,那“金剛鉞刀”坐鎮就已經夠了,他自己走了出去,止不過是在里面,半晌時間,那“五位僧人”的“大殿”之中,獨走出來一人,陸峰走了出來,手中卻是四個“眉心骨”,他無有將此物立刻串在了自己的“嘎巴拉念珠”上,想要串了此物,卻是要耗費了些時間。 “班智達上師”對于從中走出來的人是“永真”這件事情,一點都無驚訝之色。 早在見到了陸峰的時候,他便就知曉了事情的結果。 這四位原先定下來的“經論僧”,已經無有贏的可能。 并且提前準備好的三次考學,雖才過了一次,可是接下來的兩次,其實在“班智達上師”看來,已然是無有了再繼續下去的必要。 但是規定如此,卻不得不遵從。 陸峰跟在“班智達上師”身后,“班智達上師”走在了這無人的巷道之中,忽而說道:“你已然知道,‘尸陀林’本身就是‘厲詭’? ‘獅子金剛護法尊者’有無告知于你,這‘厲詭’的來歷?” 陸峰說道:“上師無有告知我這些消息?!? “班智達上師”聞言繼續說道:“如此,卻是體現了他的拳拳愛護之心。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