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是走親便走親,他們倒也不至于將人趕出去。 但這一家的吃相有些太難看,大過年的提著一斤干透了的點心上門,也沒問家里娘親過得如何,話沒說兩句張口就來借錢。 他們一家又困難的時候咋不見那家人對他們施以援手? 現在倒是想起他們和娘親了。 怕是在那家人的眼里,娘親有了銀子便才會讓他們起了走動的心思。 “實不相瞞,我們與那家人已經有好幾十年不走動了。 家里姥姥姥爺是走得早,但老人去世時我娘已經定親,也就小舅還未成親,但那時小舅也是十五歲了,根本就不需要大舅拉扯,娘親和小舅自己在地里勞作就能養活自己。 我小舅也是很勤快,娶我舅媽所花費的二兩銀錢也是自己抽空出外打短工掙回來的。 而我大舅...... 他們一家在縣城開了一個小飯館兒,日子過得還可以。 不說錦衣玉食,但比起二舅這邊過得可是很寬裕的。 他平時很少回村,一回村就討要二舅種地的租子。 他們一家都不種地,可二舅與二舅母每年種來的糧食都是差不多被他給拉走了。” 說至此,于成志滿臉的不悅與氣惱。 這些年他們和小舅一家常有來往,因為家里窮苦的那些年,小舅和小舅母哪怕家里日子也是捉襟見肘,也是會緊衣縮食想辦法接濟他們。 而大舅,根本就沒管過他們的死活。 于成志傷了腿腳那年,方氏也曾去縣城找過他們,可那家人不但沒有給方氏一文錢的銀錢看病,還好生羞辱了方氏一番,氣得方氏差點投河自盡。 因著此事,方氏一家便與那家人斷了來往,這些年只回村看望小舅一家人。 洛夜闌和趙啟明一聽,溫潤的臉上都是出現了一抹厲色。 不知死活的東西,若是不知收斂,他們一定將他們打將出去。 主屋內,方氏本面色不虞,待看見大女兒和洛輕姝的身影時,忙和于曼玲以及劉氏站起了身。 “大丫,姝兒,你們來了,快來坐,炕燒得熱乎著呢。 夜闌沒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