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方家大嫂也是個嘴頭子麻利的,將洛輕姝交給她的那一套有關福藜的營養說辭很利索得為詢問福藜為何物的客人講述一遍,更會特意提及此物軟糯可口,很是適宜老年人吃。 許多老人一到年紀便會牙齒脫落,稍微硬點的東西便會嚼不動,適宜他們吃的食物便會很少。 而這福藜不但營養豐富,經常食之不但可增強體質,更是老少皆宜,眾人一聽就很是動心。 況且,這樣的好東西店家還免費送了他們燒制福藜的料方以及辦法,可謂是服務很到家了。 一時間,靠近官署這一片人滿為患,不止是洛輕姝這邊的生意,就是方家兩個表嬸那邊也是生意火爆,就連方二林和段氏也經常帶著兩個孩子在店里幫忙。 他們的生意做得實誠,不說洛輕姝這邊的東西,這邊的福藜一斤也就十文錢,豆漿和山楂水一文一碗。 早上兩人天不亮就起來磨福藜煮豆漿和山楂水。 雖有點忙有點累,但一切都很值得。 五十斤福藜和一大鍋豆漿剛過午時便一售而空。 大表嬸乘著空閑又熬了兩大鍋山楂水,這才不至于讓鋪子里沒有生意可做。 福嫂子昨夜就從棗花村趕了過來。 這邊的商鋪不但有臨街的鋪面,每個鋪面的后面還帶有一個小院子以及三個廂房。 當然,也不是每個商鋪都帶小院子和廂房,洛輕姝這邊的十間以及村長家的,再就剩余三十間商鋪帶著院子了。 那三十間商鋪早已被外鄉人以五百兩的價格買了去。 至于本地人,不帶院子和廂房他們也是絲毫不在意的。 等晚間關了門回家便是,何至于要多掏好幾百兩多買一個院子。 而沒買到帶院子的商人都有些捶胸頓足。 若是有了那院子,不但可解決住宿問題,一些需要囤積的貨物也能有地方存放。 但是現在,他們只能去住客棧了。 好在紅溝村有著一個風景很是優美的農家小客棧。 經過與洛村長商議,外來的幾十個商人一起出資租了一個小院子以及三個小倉庫。 左右這邊離鎮子很近,大家擠在一起倒也花費不了幾個銀子。 不說這些人,單說洛輕姝這邊,七間鋪子里面的東西都很得人們的喜歡。 尤其是那一兩銀子的寒瓜和甜瓜,更是讓前來閑逛的老爺夫人喜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