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ps:劇情需要,這一章免不了要復(fù)制一些東西,字?jǐn)?shù)會寫多點。】 戲文的開頭,先是一段楔子。 流落在楚州的秀才竇天章,因欠當(dāng)?shù)夭唐牌疟纠氖畠摄y子無力償還,只得將七歲的獨生女兒端云(竇娥)賣給蔡婆婆作童養(yǎng)媳。竇天章又得到蔡婆婆十兩銀子作路費,自己赴京趕考…… 這一段楔子,亦是沒有太多的亮點,但臺上的伶人演技精湛,劇情過渡順暢,看上去頗為舒服,倒也沒有讓眾人失望多少。 “那小端云,年紀(jì)不大,演的倒是挺不錯。” “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她們從小接受的便是這方面的訓(xùn)練,既然能登臺,自然讓你挑不出什么毛病。” “也是,不過,這出戲既然叫做《竇娥冤》,到底冤在哪里,沒看出來啊……” “急什么,這才剛剛開始,且繼續(xù)往下看……” 因前段時間“包青天”系列的風(fēng)靡,眾人對于此類斷案戲文極為喜愛,都是底層民眾,有誰不喜歡這種為民伸冤的戲碼? 很快的,他們就知道了竇娥到底冤在哪里。 蔡家搬遷,竇娥丈夫早死,和婆婆相依為命,又遭到惡人構(gòu)陷,碰巧遇到貪官,竇娥為了婆婆免遭嚴(yán)刑拷打,無奈招供,認(rèn)下罪名,被判處死刑,押赴刑場…… 按照以往戲文的慣例,到了這個時候,便是整部戲文最為精彩的地方了。 “這貪官,當(dāng)真該死!” “這媳婦真是孝順,為了婆婆免受刑罰,居然愿意自己蒙受這不白之冤……” “包大人呢,怎么還不出現(xiàn),趕快為竇娥翻案啊!” “看沒看過戲啊,包大人怎么可能在這個時候出現(xiàn),分明是展護(hù)衛(wèi)先從天而降,高喊“刀下留人”……” 身旁終于有人忍不住提醒,“兩位兄臺,串戲了吧?” “……有嗎,這難道不是包青天?” 視線再次回到戲臺之上。 竇娥已被押赴刑場,眾人耳邊有兩道聲音接連響起,如洪鐘大呂。 “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biāo)拼〉匾玻悴环趾么鹾螢榈兀√煲玻沐e勘賢愚枉做天!” 這兩句壓抑到了極點的旁白一出,眾人的心,立刻便沉了下去。 他們仿佛感受到了竇娥所受的冤屈,已經(jīng)到了連天地都怨的地步! 此時,只聽那監(jiān)斬官云:“死到臨頭,你還有何話說?” 竇娥道:“我要一領(lǐng)凈席,等我竇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 “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尸首。” “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從今以后,著這楚州亢旱三年!” 竇娥聲音悲凄,連發(fā)三愿,“血染白綾,六月飛血,大旱三年”,場中一片寂靜,再無一道議論之聲。 那監(jiān)斬官惱羞成怒的大喊:“時辰已到,行刑!” 戲臺中央,劊子手手中的刀斬下,竇娥倒地,一腔熱血灑向半空,濺在白綾之上。 第(1/3)頁